郑重看股:CRO板块集体跳水行业潜规则影响多大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郑重看股 |
郑重/文

昨日(11月18日),医药股CRO(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板块三只龙头股突然跌了,而且不仅是大跌,还是集体跳水,市值2800亿的大白马药明康德A股和港股甚至双双出现大跌,其A股更是创下最近两年最大单日跌幅。
还在周一,“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还表示,公司正押注于医药行业,因为该行业可能在世界努力摆脱新冠病毒大流行过程中受益。
此前的11月9日,美国辉瑞制药及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 SE两家公司合作研发的核酸RNA疫苗,阻止了90%的感染的消息,更是不仅让医药、疫苗股,甚至带动的全球股市狂欢。
这种背景下,A股CRO概念股集体跳水,近期医药股整体也持续走弱,什么原因呢?
先来看看昨天的医药板块跳水的情况。
作为医药龙头,药明康德603259.SH)的表现无疑备受关注。昨日盘中,这只已经牛了一年多的股票一度跌停,最终报收于105.87元/股,跌9.13%,市值较上一个交易日蒸发了257亿元。这是该股2018年10月1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药明康德港股(02359.HK)昨天也大幅下跌,全天大跌8.16%,成交4.18亿港元。
CRO板块昨天大跌的不仅药明康德,过去一年多股价涨了近3倍的康龙化成(300759.SZ)大跌9.96%,报收于103.07元/股。
国内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300347.SZ),此前一度被外资买爆,2017年至今股价已经上涨了8倍,昨天盘中一度大跌超9%,最终跌7.94%,报收于116.48元/股。
CRO板块昨日股价大跌,与昨日业内流传的一篇爆料文章不无关系。这篇题为《看后台“爆料”,MAH持有人和CRO终于要掐起来了》的文章称,在后台看到了很多爆料、举报,并列举了五类问题:
第一,CRO店大欺客,收钱不做事;也或者就是尾款追不到。
第二,产品做到一半,CRO要求走MAH变更,自己变成持有人,之前他们是属于联合研究者写在中试样品小白盒上的。注:新修订《药品管理法》进一步明确药品安全工作应当遵循“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社会共治”的基本原则,并以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为主线,进一步明确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责任,坚决守住公共安全底线。
第三,MAH持有人突然融不到资,说好的合资企业、生产场地建设停了。同步推测出该企业创始人一开始就没打算在中国做产业,就是来骗钱的。
第四,CRO公司内部员工举报,企业“一女多嫁”,趁着新冠热门之类的,筛一批产品给多家MAH持有人企业,而且专做小公司的活儿,以此去套股票,模仿“非死不可”那个故事,多家企业参股,依此再忽悠自己的投资人。
第五,CRO企业内部举报,高管使用甲方合作研发资料,自立门户。临走之前什么东西都拿回原公司报销,非法索取甲方商业机密资料,利用公司其他员工复制材料。
尽管上述文章没有点名哪家公司,但对于市场来说,影响却是巨大的。
现在的问题是,爆出的潜规则对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存在长久的影响?
多家券商认为,疫情环境下整体来看,全球特别是中国的医药创新需求依旧旺盛(存在大量未满足临床需求)。世界主要国家创新药上市后的有效专利保护期一般为6-10年,这意味着专利到期后大量仿制药就会出现,
不过,作为机构重仓板块,目前股价基本都处于高位,不排除短期补跌的可能。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