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万泰生物 |
分类: 郑重看股 |
郑重/文
这几天万泰生物(603392.SH)利好消息不断。
先是8月20日晚间公告报喜,实现营业收入8.44亿元,同比增长61.13%;二是8月21日披露消息称,其生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列入WHO应急使用清单;三是8月22日上海正式开打首个由万泰生物研发、生产的2价国产HPV疫苗,并上了热搜。
不过,连续3个利好并没有给万泰生物的股价带来多大影响。
年报报喜的次日(8月21日),万泰生物报收于211.55元/股,涨幅只有0.98%。此前的8月10日—14日,公司股价连跌5个交易日,股价从268.50元/股跌到了207.98元/股。
今天(8月24日)万泰生物的走势也没好到哪里去,换手率高达5.15%,目前(14:32)跌幅为2.85%,报205.53元。
4月29日在上交所挂牌的万泰生物,发行价格仅仅8.75元/股,上市后收获了26个连板,市值目前已经暴增23倍。
业绩利好为何涨不动了呢?
早在6月6日,郑重就写过一篇文章《万泰生物已到“博傻”位置》。现在依然适用。
其一,公司市盈率水平太高。截至发稿,公司静态市盈率高达425.84,远高于医药制造业的行业市盈率。
其二,多次登上热搜、“国产HPV疫苗”的双价HPV疫苗即“馨可宁Cecolin”万泰生物的一个重要标签,也一度是催涨股价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根据其披露的半年报,新增二价宫颈癌疫苗收入0.76亿元,也仅占上半年营收的9%。
万泰生物表示,公司双价宫颈癌疫苗(HPV2价)上市时间不长,疫苗销售受市场推广、消费者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疫苗销售对于公司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原因很简单,没有市场。二价疫苗并非市场“主流”。根据中检所数据,2020年上半年,HPV疫苗批签发量合计618.97万支,同比增长43%。其中,2价疫苗批签发量仅为36.55万支,同比增长11%;4价批签发量为366.44万支,同比增长30%;9价疫苗批签发量215.98万支,同比增长83%。、
尽管万泰生物宣布已经开始研发九价HPV疫苗,但从研发到通过审批到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场等的了么?显然不行。
对于万泰生物来说,上半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新冠诊断系列产品带来的,新增新冠试剂销售1.86亿元;另外新增GSK(葛兰素史克公司)技术合作收入0.86亿元,二价宫颈癌疫苗收入0.76亿元的收入也是新增收入。
除了新的增长点不明确外,引起市场疑虑的,是万泰生物的老问题——销售费用过高。
早在万泰生物上市前,发审委会议就对其销售费用过高提出询问:“报告期内发行人销售费用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较高,其中业务费占服务商费用的直销客户实现收入的比例较高”以及“是否存在商业贿赂情形”等。
今年上半年,万泰生物的销售费用再次上涨。
财报数据显示,上半年营业成本1.80亿元,同比增加18%;销售费用2.1亿元,同比增加45%。
对于营业成本、销售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万泰生物的解释是,生产二价HPV疫苗产生的成本和二价HPV疫苗的上市推广费。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万泰生物上市前的招股书,同行业11家可比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率2017年、2018年平均在20.98%、21.21%。
而万泰生物的占比明显偏高,分别为59.03%、55.59%、45.11%。
对于销售费用过高,此前万泰生物的解释是,“主要由于公司销售模式与销售产品结构不同所致”。
写到这里,刚好收盘,三大指数全部收红,创业板更是上涨近2%。
不过,万泰生物跌去了2.61%,报收于206.03元/股,市值已不足900亿元(893.35亿元)。
任何一只离开了基本面的股票,都需要回归。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