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重看股:警惕公司“内部人”借定增漏洞套利

(2020-03-06 04:26:35)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郑重看股

郑重/文

郑重看股:警惕公司“内部人”借定增漏洞套利


再融资新规之所以迅速激活了沉寂四年之久的定增市场,很简单,有钱赚,而且有大把的钱赚。

做个对比,新规之前,参与定增者看上去是一夜暴富,但大都是纸上财富。锁定期三年,三年之后股票解禁,股价已经腰斩甚至更低,不少参与者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几近爆仓,损失惨重。这也是定增市场沉寂四年的主要原因。

没钱赚而且还有可能倾家荡产,傻子才会去参与。

新规解决了两个主要痛点,一是价格,二是流动性。

先来看看价格。

新规前的定增定价是9折,现在是8折,而且定价基准日董事会可以灵活掌握。仅考虑折价率贡献的收益,定价定增的年化收益即可达16.7%,更别提定增预案发布后在二级市场的推波助澜下,市价与发行底价之间的溢价往往惊人。

实际上,新规发布后截至目前公告的定增方案中,参与定增者最高的浮赢已经超过30%。

再来看流动性。

按照新规,定增限售期由之前的三年、一年调整为18个月、6个月。锁定期减半,尤其是仅仅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对于参与者来说基本上是等于买了个“盈利保险”。

监管层出台再融资新规的目的,在于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实现纾困,达到去杠杆的目的。

不过,让市场想不到的是,这些提出定增申请的上市公司不仅大股东不差钱,而且很多公司的董监高等一众高管自己也不差钱。

一个佐证是,参与公司定增认购的,大部分是公司的大股东以及公司的董监高等一众高管个人。

来看一个数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最近五日(31日至35日发布锁价定增预案的10家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参与认购的有8家,另外2家则有高管参与认购。

在新规后新发预案中,参与对象中包含了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或公司高管的上市公司,占了70%多。中核钛白(002145.SZ)、赛腾股份(603283.SZ)、新研股份(300159.SZ)、大康农业(002505.SZ)、百邦科技(300736.SZ)、天沃科技(002564.SZ)、赢合科技(300457.SZ)等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是唯一认购方,只有机构投资者和自然人参与的案例为个位数。

33日晚赤峰黄金发布的定增预案为例,共有16名特定发行对象为战略投资者,其中9名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下属子公司核心管理人员,锁定18个月。公司明确表示核心管理层持股有利于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归属感。

动辄数亿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定增资金,参与定增的大股东以及公司的高管们,钱从哪里来?

应该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当然,只是猜测,或许人家本身手里就有大把的闲置资金)。

一个佐证是,不少银行已经把新规发布后的定增业务看作了一块“肥肉”。

据第一财经报道,再融资新规下,大股东作为战略投资人参与上市公司锁价定增成为普遍现象。基于可能存在的各类资金短缺、发行等问题,一些银行也嗅到机会,迅速出击。

报道称,针对上述痛点,平安银行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董事会公告定增方案后,平安银行即可针对募投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推介材料显示,在上市公司定增前,平安银行可以传统信贷业务、债转股、理财直融等方式提前介入,解决上市公司短期资金需求。

与此同时,针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发行困难以及定增投资者的资金需求,平安银行也能通过投行产品,为投资者提供股质融资、投资配资和投资撮合等综合服务。

银行之所以如此服务到位,当然也是看中了项目的安全性。

问题来了,按理,定增资金主要的发行对象应该是能够为公司发展提供多方面扶持的战略投资,这也是上市公司定增之要义,目前的情况,定增显然已经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公司董监高们套利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由于银行的参与,名义上大股东认购的股票,实际上又成了上市公司隐藏的负债,“代替”上市公司负债的大股东,能不变着法的从上市公司找回来?

假若没有法规制度约束或者存在漏洞,难免。

从这一点上,呼吁监管层从保护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尽快把这个漏洞补上。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