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郑重看股 |
郑重/文
1月14日晚间,A股市场再次收到一个“炸雷”:天广中茂(002509)公告称,预计2019年亏损额21.58亿元至30.47亿元。
而此前公司在三季报中预计亏损1.81亿元至3.16亿元,同比下滑30%至60%。
对于2019年公司业绩大幅下修的原因,天广中茂称,是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认为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其中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茂园林的工程存货及公司2015年收购全资子公司中茂园林与中茂生物时所形成的商誉存在明显的减值风险。
进入2020年不到半月的时间,除了天广中茂,因并购“踩雷”导致商誉减值的公司已有包括北斗星通、慈星股份、汤臣倍健、众应互联、创新医疗等多家公司。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4日,已经有759家上市公司预告了2019年业绩,其中93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减,129家企业亏损,业绩“报忧”的上市公司企业合计占比近三成。此外,还有97家上市公司业绩不确定。其中,预亏企业中商誉减值因素占很大比重。
从近期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商誉正在成为悬在A股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与即将实施的新《证券法》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关。
新《证券法》规定,对于欺诈发行行为,最高罚款上限从募集资金5%,提高至100%;尚未发行的,罚款200万~2000万元;对于信披违法行为,从原来最高60万元罚款,提高至1000万元等;证券交易内幕消息的知情人或者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违法规定从事内幕交易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显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避免被重罚的聪明做法就是提前“自罚”,提前进行业绩洗澡,至少可以缓解后续财务状况和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
结合新《证券法》将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显著加大,在1月31日年报预告截止日之前,不排除还有较多的三四线甚至散乱差的公司继续出现以商誉减值为主的业绩爆雷。
根据Wind数据,2019年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商誉总规模达到1.39万亿元,商誉总额占两市上市公司总净资产的比重为3.11%。
对于存在巨大商誉以及大股东有大规模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不排除出现非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投资者应该加以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高商誉公司数量保持高位。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A股有2138家公司存在商誉,其中245股的商誉占总资产比例超过20%,比值介于20%-50%的公司有380家,有12股的商誉占总资产比例超50%。
一般而言,如果商誉所占比重超过总资产的20%,那么这类企业就一定要小心,比重越高风险随着越高。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