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郑重看股 |
郑重/文

这个周五(12月27日),新三板市场久旱降甘霖。
当天下午,新三板改革靴子落地,全国股转公司对外发布7项改革措施,尤其是大幅度降低了投资者准入门槛,这绝对是一个来自政策层面的大红包。
挂牌公司融资困难、市场流动性枯竭、交易连续性受困等问题,已经让新三板陷入相当尴尬的局面。尤其是科创板的启动,似乎意味着一度被看作是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新三板进入死局。
实际上,新三板开板以来野蛮生长的局面,2018年开始已经进入严重萎缩,新三板市场主体参与热情下降、市场情绪趋于负面,特别是2018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深度调整,新挂牌公司数量减少,摘牌公司明显增多;市场融资金额下降、交易低迷、流动性不足、投资者退出困难,市场各方普遍反映获得感不强。
除了融不到钱,挂牌企业每年还要缴纳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费用,包括挂牌费用及每年的审计等各项开支。毕竟,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盈利能力本就不强,这项开支对他们来说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挂牌企业不好过,服务挂牌企业的券商、顾问机构、研究机构日子也不好过,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很显然,没有散户仅靠庄家自娱自乐的市场,只能是死水一潭。
来看看新的制度,至少有两点会大大刺激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
一是500万元门槛降到了100万元:对于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的投资者“门槛”分别规定为:100万、150万和200万。
尽管这个门槛比科创板高了不少,但从市场角度,符合入场的投资者至少能扩大数倍,市场的流动性将会得到大幅改观。
二是对中小投资者产生大诱惑的是,对着注册制的全面推开,精选层申请转板上市未来或无需证监会核准。
成功转板意味着什么?今年多家在新三板转到科创板的公司,转板后市值瞬间增加10多倍。这无疑对投资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不过,市场对新三板新政喜忧参半。
其一,市场就那么多钱,降低门槛很大程度上就是引A股资金“灌溉”新三板,资金分流是肯定的,对A股市场的影响不可小觑。
其二,仅靠降低投资门槛解决流动性显然不够。
降低门槛只是解决新三板流动性困境的必要条件,并不是充分条件,仅仅依靠降低门槛这一个政策的单兵突进无法真正打破新三板流动性僵局,只有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并推进一揽子政策尽快全部落地才是解决新三板流动性和新三板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新浪微博: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