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看股:呆萝卜翻身需要迈过的坎

标签:
财经互联网电商生鲜电商 |
分类: 郑重看股 |
郑重/文
危机爆发关闭运营两周后,生鲜电商呆萝卜昨天宣布今天(12月9日)恢复同启百店:今天用户可通过呆萝卜APP正常下单,12月10日起,门店恢复取货服务。
不过,恢复运营营业的只限于公司的发源地合肥。
还有19个城市的将近1000家店尚不能恢复营业。

一年烧了10多亿
成立于2015年的呆萝卜,对外宣称的计划是,辐射中国50座城市,开设10000家门店,服务2000万中国家庭。
呆萝卜的经营危机是11月20日爆出的,随后其杭州中心关闭。综合呆萝卜创始人李阳以及媒体发布的消息,呆萝卜目前大约欠款2.9亿元,包括拖欠供应商的款1.5亿,门店充值5000万,合伙人保证金5000万,及员工工资及补偿金4000万。
呆萝卜的危机之所以引起公众尤其是业界的关注,是因为其5个月前才刚刚获得6.34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投资圈颇有名气的高瓴资本、晨兴资本。
李阳11月25日通过公众号透露,去年8月以来,呆萝卜一共获得了7亿多元人民币等值美元的融资。
也就是说,加上呆萝卜目前的资金窟窿3亿元,一年多里,呆萝卜烧掉的资金超过10亿元。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危机曝出之前,呆萝卜一度被认为是社区生鲜电商的黑马平台。根据《2019第二季度胡润中国潜力独角兽》显示,呆萝卜也位列其中。
公开资料显示,呆萝卜成立于2015年10月,是一家以“生鲜电商”为切入口的线上社区超市,主要通过App和线下门店结合,为用户提供蔬菜、水果、蛋肉、日用等商品。
2019年4月,呆萝卜APP月订单超过1000万单。
截至2019年9月,呆萝卜已进驻安徽、江苏、河南等19座城市,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此外,Mob研究院2019年8月发布的《2019生鲜电商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呆萝卜一度曾以95%的APP打开率,领跑行业。

倒下的不仅是呆萝卜
这个月的月初,同样成立于2015年、主打水果等生鲜的电商O2O平台妙生活悄然关闭了APP以及所有门店。
只是与呆萝卜不同的是,妙生活关店结清了员工的薪资以及货款,此前“合伙人制度”加盟时所缴的20万元也给予了退还。
妙生活创立以来也先后获得了两笔融资,一笔是2015年来自钟鼎创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一笔是2018年来自今日资本的2亿元B轮融资。
从时间线来说,妙生活是最早期的“店仓一体”的开创者之一,因为带着新零售概念的盒马鲜生一年以后才出现,包括天天果园、每日优鲜也是后来的故事。
进入下半年,不断传来生鲜电商平台关门的消息。
“鲜生友请”管理层张知豪、吴明明等人因欠巨额被捕;
明星公司松鼠拼拼和邻邻壹开始退出部分城市;
易果生鲜下属企业安鲜达被传与天猫、菜鸟共建的生鲜冷链业务合作已经终止;
“迷你生鲜”因经营不善而暂停运营;
已经完成1亿多美元融资的爱鲜蜂也爆出停止运营的消息;
……
生鲜一直被认为是电商领域的“最后一块蓝海”。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曾公开表示非常看好生鲜电商,她认为“得生鲜者得天下,电商的最后一个堡垒就是生鲜,生鲜市场规模巨大。”
而事实也正如她所言,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整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8年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600亿元。
既然市场没有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生鲜电商一批接着一批倒下呢?

呆萝卜重启:太难了
呆萝卜在昨天的公告中写道:
“这么好的赛道,这么好的团队,这么好的投资人,模式计算完全验证,盈利已经触手可得,却自己跌倒。不念过往,不惧未来。”
赛道确实是一个好赛道,但对于呆萝卜或者李阳来说,想翻身,用2019年流行的词说,太难(南)了!
李阳显然也在思考失败的原因,他不能不思考。
毕竟,他面临的不仅是再次创业需要的资金、团队重建、供应链建设等等难题,还有高达将近3亿的欠款需要应付。
第一个难题,供应链怎么打造。
11月24日,呆萝卜发布公告,称获得超百家供应商力挺,支持呆萝卜持续运营。
不过,对于呆萝卜的供应商来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逼死李阳,就意味着他们的欠款彻底泡汤,给他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但对于生鲜电商来说,目前想留住客户最关键的是产品的性价比,没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撑,这一点显然做不到。
这也是呆萝卜面临的第二大难题,资金。
做生鲜电商,目前的情况依然是烧钱的项目,没钱烧,基本是等死。何况,阿里、京东、美团、苏宁等一众巨头几乎全部杀入了这个行业。他们最大的优势是,不差钱。
李阳到哪里去找钱?!
到了这一步,想让趋利的资本继续输血基本没戏,不追着你要钱就不错了。再融资,更难。
李阳应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据说,他也是期待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
不过,发展资金想依靠政府的话,基本上是痴心妄想。
据媒体报道,李阳称,呆萝卜已经有接洽一些大型的有零售布局的公司,对呆萝卜感兴趣的巨头还是非常多的。
李阳同时又称,呆萝卜或许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继续独立发展都是有可能的。
第三个难题,良性运转的难题。
生鲜电商行业的共性是,高成本、高消耗,但低盈利。
除了烧钱,大部分运营者依靠的应该是现金流,或者说占用供应商的资金维持运转。
对于呆萝卜来说,想继续大量占用供应商的资金显然是不可能的了,甚至说一分都不可能占用。
对于这部分供应商来说,前期的欠款你可以晚些还,但现在你不提前付现金我怎么敢再供货。
对于此次资金链断裂,李阳认为,核心的问题是对公司增长发展的预期过高,“但我们在组织管理、以及业务的固化速度没跟上,导致公司的失血不断增加。”李阳还表示,是自己低估了生鲜的“烧钱”速度,以至于造成了消耗过快。
对于再次重启,李阳表示,从未来看,呆萝卜改革还是从管理、业务端上进行:第一、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对每一个团队、每一个岗位制定明确的目标,提升团队和个人的成长与能力;
李阳说:“我只能说,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希望和大家一起挽回损失,去创造我们的未来。没有一个父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
我相信李阳对呆萝卜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他心底绝对是想做好做大做强。
李阳说:“我们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城市。对于过去‘步子迈得太大’问题,之后我们会更关注‘单店增长’,而不是整体GMV增长,‘瘦身’会更倾向于比如:门店大小、业务线、品类等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呆萝卜,太难了!
【我是郑重,江湖人称光头帮主,一位做了20年财经记者的投资者。写文章只是因为爱好,所有提示仅供参考。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