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度杯演绎“跨年狗血剧”
作者:郑重
2015-02-14
15:28
来源:锐财经
http://www.rcj99.com/toutiao/2015/0214/4867.html
导语:
单纯的依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迅速蹿红,其实玩得就是花哨的营销手段而已。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真正生产出好产品才是企业永久的生存之道。
2月10日,光华设计基金会与洛可可公司联合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召开题为“中国创新设计的困境——55度杯引发的思考”的主题研讨会。
很显然,55度杯迅速蹿红后又迅速跌入低谷,是洛可可创始人贾伟不想看到的结果。
“洛可可为55度杯的研发、推广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国内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使得创新设计企业不能很好地维护应得利益。”在当天的研讨会上,贾伟呼吁,给创新设计企业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和保护机制。
不过,贾伟的呼吁更多的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无力的挣扎”。2月11日下午由锐财经网组织的一场“互联网思维辩论会”上,与会专家针对55度杯的成败形成的结论是:“单纯的依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迅速蹿红,其实玩得就是花哨的营销手段而已。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真正生产出好产品才是企业永久的生存之道。”
“打假者”被“打假”
55度杯火到什么程度?按照洛可可公司的说法,自2014年10月洛可可(北京五十五度科技有限公司为洛可可旗下专业负责55度杯生产、运营的机构)与苏宁众包联合推出55度杯以来,“10分钟售罄”、“持续性货源不足”的骄人业绩也让各种仿冒品在各种渠道“遍地开花”。
另一个数据来源于疑似洛可可集团发布的标题为《“55度杯”盗版横行,伤了谁》的报道:“当地(指“浙江永康”)每天产出的仿冒55度杯,产值达1亿元以上,远高于洛可可正品每天几千万元的产值。”
“假若这个数据是真实的话(作者注:‘洛可可宣传的每天几千万元的产值’),创造的绝对是营销界的奇迹。”锐财经分析师刘江远说道。
或许正是因为产品热销,洛可可公司在产品上市不久,即通过多种渠道对外宣布“打假”:“55度杯引起了中国山寨企业的大量跟风,从技术、商标、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几乎全盘抄袭。”
“难道中国的创新就要被挨打吗?”这是贾伟在1月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出的“怒吼”,浙江永康至少有上百家工厂在生产仿冒的55度杯,洛可可到当地打假时反而挨打。
在洛可可公司高调“打假”的同时,众多消费者以及媒体也通过各种方式质疑洛可可公司:55度杯是“天真的骗局”。
在1月7日的发布会上,洛可可公司同时针对一篇《55度杯的骗局,是天真的悲剧》的微信文章发表声明称,文章所描述的是仿冒品,作者不经严谨调研发布不实言论,要求作者道歉。该声明还强调正品55度杯采用专利纳米级相变材料。
不过在刘江远看来,洛可可高调“打假”更多是为了“炒作”或转移公众视线,包括2月10日的研讨会。
让公众感觉到“狗血”的事情发生了,“受害者”贾伟悲情的声音语音尚存,1月30日,他的“温水神器”55度杯登上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2015年1月科学流言榜”,打假者被认定为“骗人者”。
记者注意到,1月25日,央视调查通过专家对话、检测机构检测、记者亲自做实验等方式,实实在在的揭开了55度杯的盖子:忽悠消费者。按照专家的意见,这款售价为298元的杯子实际成本仅10多元。
55度杯的“谎言”
“早起第一杯是喝隔夜水还是刚烧开的沸水,喝前摇一摇,55度杯瞬间让你喝到温开水,凉水倒入水中摇一摇,瞬间变成温开水。这一切只为了让你随时随地的喝到健康的55度温开水。”这是55度杯刚上市时,洛可可公司推出的广告语。
按照洛可可公司的说法,55度杯水杯是具有实用新型专利的高科技产品,无论是热水、还是冷水,只要倒入杯中,摇一摇,就可以变成适合人们饮用的55度温水。
不过,这款被称为“喝水神器”的杯子走红的同时,很快遭到了质疑。本报记者让注意到,55度杯上市不久,网络上即出现了“不保温、降温升温效果不好”、“凉水变温也只是不凉而已”、“最多算是凉水不温了”,“忽悠人”等消费者的大量差评。
“当时我就感觉到这款产品很快就会出问题。”与洛可可公司相熟的刘先生(应被访者要求使用化名)在互联网思维辩论会上对本文作者说,“靠忽悠消费者卖出去的产品最终会死掉。”
面对使用者的质疑,55度杯官方称,水杯是具有实用新型专利的高科技产品,其核心就在通过相变材料实现升温和降温的功能。他们还出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专利证书显示,杯子采用的是相变金属填充于内部导热层与外部隔热层之间,热水通过导热层将热量释放至相变金属,相变金属快速吸热并融化,热水温度迅速降低。
洛可可公司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不断传递一个信息:自己的产品是“正版”,却遭遇了网上“李鬼”的盗版,以至于让消费者对这款产品产生了信任危机。
不过,假的终究真不了。央视记者通过北京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测试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光恒、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的解释,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是:55度杯实际上就是普通的铝合金,夹层中的大量盐水,却被冠以高科技产品的名号。
55度杯的硬伤还在于,无论现象的物理观测,还是检测中心的实验结果,都与洛可可公司所出具的专利不相符合。
“你的生产完全使用了专利的技术,你才能够去宣传它是一种专利产品,而你挂羊头卖狗肉,尽管有这种专利,但你并没有用于水杯的生产,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当的引用,来误导消费者。”
邱宝昌说道。
央视调查揭开了55度杯的盖子:忽悠消费者。按照专家的意见,这款售价为298元的杯子实际成本仅10多元。
产品为王
“55度杯由盛转衰的根本在于它首先就不是一个好杯子。”市场观察员李珅说道,“等到消费者拨开了这些眼花缭乱的伪装,就会发现其不是一个好杯子的真相,进而将其抛弃。”
“此事说明一个道理,再多的互联网思维也要回归产品本质,产品才是王道。”刘江远分析道,花里胡哨的营销可能会拉动一时的人气,但如果产品、服务无法与营销相匹配,消费者首尝之后感觉不过如此,那么短暂的繁荣自然无法持久。
对于时下很热的“互联网思维”,在王政看来,实际上就是“抛出大量的噱头、海量水军聚集、单一在线销售、限量购买、饥饿营销……”。
“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是‘傻子’,几乎所有的消费者更不会去第二次上当。”刘江远对记者说道,
对于企业来说,实实在在的产品(包括服务)才是取得消费者信任的常胜之道。
“不要盲目信奉什么互联网思维。”任正非告诫华为的员工时说,尽管互联网以及物联网正在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也应当看到,互联网虽然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交流、获取和共享,但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即使在互联网时代,车子还是车子,内容还是内容,豆腐还是豆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