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重微言】被神话的互联网思维之黄太吉

(2015-01-12 00:55:42)
标签:

it

互联网思维

黄太吉

赫畅

分类: 郑重心得

【郑重微言】

被神话的互联网思维之黄太吉

 

    文/郑重


    昨天郑重说的是西少爷上演的狗血剧,今天再说说黄太吉。
    西少爷是肉夹馍,黄太吉是煎饼果子。两个品牌都一度被看作是互联网餐饮的代名词。这是郑重这几天要谈的主要话题,那些互联网思维吹起来的“泡泡”。
    比起西少爷,黄太吉的崛起与衰落,更能说明问题。
    黄太吉无疑是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餐饮的“鼻祖”。1981年出生的黄太吉创始人赫畅,是曾浸泡过百度、去哪儿、谷歌的互联网人。
    2012年7月创业之初,黄太吉就展开了万花筒般的营销技法,“开奔驰送煎饼外卖”、“外星人大会”、“石头剪刀布”、“美女老板娘”等利用社交媒体推出的各种活动,把黄太吉煎饼果子演绎成了一幕幕戏剧,红遍京城。
    这应该是有过互联网经历的赫畅的专长,他不断地传递出一个信息:黄太吉是高逼格煎饼,你不转几趟地铁来吃黄太吉,那你就OUT了。
    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借助廉价的传媒,让公众看到一个 “买煎饼像春运买火车票似的”效果。
    现在黄太吉咋样了呢?前不久郑重专程去看了一下,黄太吉的煎饼店门可罗雀。据媒体称有不少黄太吉煎饼店已经关门。
    这对赫畅来说,绝对是失败的,已经彻底将他当初提出的梦想击破。
    “用新思维,新模式,打造新式中国快餐,良心用好料,还原老味道,在这个浮躁的当下,一起追寻记忆中难忘的美味记忆吧,让简单不简单,让平凡现不凡。” 这是赫畅的梦想。
    营销做得风生水起的黄太吉煎饼为何会昙花一现呢?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没有回头客。下面是一些网友的留言:“感觉他家炒作营销的功力绝对大于摊煎饼,尝过一次足矣”、“味道真的不如煎饼摊”、“我带娃吃过,他是个不挑嘴的孩子,但吃了一半后不肯吃,最终买了赛百味”……
    事实说明一个道理,再多的互联网思维也要回归产品本质:口味、价格、位置,产品才是王道。花里胡哨的营销可能会拉动一时的人气,但如果产品、服务无法与营销相匹配,消费者首尝之后感觉不过如此,那么短暂的繁荣自然无法持久。
    赫畅显然是不认可“失败”的。凭着互联网煎饼创造的眼球效应,得到资本支持的他最近又接连推出一系列新品牌,开始向火锅、炖菜、冒菜、饺子、外卖、烤鸭等领域全面出击,构建起一个多品牌的餐饮王国。
    “煎饼果子只是制造中的一部分,黄太吉才是我们的产品。”赫畅是这么说的。
    在赫畅心里,黄太吉这个品牌才是最重要的。煎饼可以卖不好,但火锅、饺子、烤鸭等等,我啥都能卖的火起来。
    不过,郑重还是想提醒赫畅的是,对餐饮业来说,好吃才是硬道理,当你用高超的营销手段把消费者胃口吊起来的时候,消费者体验时入口的却是不值,不仅仅失去了回头客,更把品牌彻底的摧毁掉了。
    全聚德烤鸭能够卖了150年、让几代人吃不厌,好吃才是硬道理。
    想把黄太吉品牌做长久,还是扎下身子去精心做一款真正独特的产品吧,毕竟你已经拿到了投资,你还有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