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潮流人物共谋传统行业创新路
(2014-07-11 14:05:00)
标签:
嘉宜美潮流人物 |
分类: 郑重访谈 |
经济潮流人物共谋传统行业创新路
2013年9月17日12:24
新浪浙江
2013年9月17日,中国十大经济潮流人物·对话经济论坛在浙江海宁举行。本次论坛以“新潮流•新经济”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十大经济潮流人物”获奖嘉宾与全国各地200名企业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办法。央视财经频道马洪涛、新浪财经王莹出席并主持。
本次论坛分为两个平行圆桌讨论进行:一为寻找未来商业的另一种可能,二为传统行业的创新路径选择。
正和岛总裁黄丽陆主持了关于“传统行业创新路径选择”的讨论。参加讨论的企业家有永业集团董事长吴子申,熙可集团创始人兼CEO朱演铭,博尔捷人力资源集团总裁、创始人侯正宇,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有法,嘉宜美电子商务副总裁郑其照。
摸索传统企业的创新路
永业集团吴子申:我们发现一些基本的产品修复生物体,能够让现在的农作物增长10%到30%,有效改善它的体质,带来更高的增加值。就是用户给我一块钱,我们帮他回报十块钱。大家都说永业是一个农业公司,实际上是一个生物技术公司,但服务于农业产业。现在我们随着发展把自己定位于农业大产业的服务提供商,希望帮助农村早日致富,包括一些资金的支持,支持一些人富裕起来,把它做成一种商业模式。
海宁皮革城任有法:我们整个模式上的创新和产品的领先,靠的是设计,加强设计,引进设计人才,把我们产品做得更时尚。第二点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目前走全国连锁的商业模式,作为草根企业,在专业市场做成功的就我们一家。还有一点最主要的是我们的产品。所以,给我的体验是沙县的模式要快,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是快鱼吃慢鱼。我们现在在思考怎么样把国外的东西引进海宁,两个100%,100%欧洲品牌,100%欧洲生产,如果这个商业模式成功,肯定是快速的成长。
博尔捷侯正宇:我们自己公司在这方面的探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的突破,我们觉得与其和国有、外资抢,我们宁找一条不做低,比如说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在哪儿?大部分在中欧工商学院上学,中欧知道我们的有多少呢?有68%。第二块在开发区里面,问开发区的管委会主任什么样的人才公司最专业,他就知道是博尔捷,这个是市场的定位。第二个,就是我们把人力资源的服务产品培训、咨询、猎头这样的服务,建成了一个线上线下多边的平台服务。
嘉宜美郑其照:我们整个传统产业代工的企业是非常庞大的,但是转型面临很多困难。关键是如何才是真正转?感谢互联网,因为整个电商给嘉宜美带来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其实我们一开始也觉得家具在网上卖有些问题,但真正开始了之后发现并不是那么难,关键的是怎么样把产品做好,价格更有优势。电子商务真的是可以给我们传统企业一些好的启示!
熙可集团朱演铭:我卖的是方向,让你喝买来的鲜榨果汁时能喝出它的芬芳,这种技术只有我有,没有科技的产品我没办法跟别人竞争,我就做不长。创新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做,跟大家共享一点的是找到一个创新的基点,在这个基点上出发,综合考虑商业、产品、服务,找到了之后就找到了引领,这个引领不是那么轻易被人模仿,这就是非常好的创新的基础。
培养企业的创新基因
熙可集团朱演铭:创新基因、创新文化的建立一定要从高层到每一个角落,就是说你需要一批有创新意识人,然后创立好的激励机制。接着下来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做培训,要让这些员工走到全世界去,在更大的范围培养他们的对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想法。
海宁皮革城任有法:创新首先在高层的理念,老板都没有创新意识那如何发展,这个理念最重要!其实我们服装企业是两块,一个是人,一个是机器。一个是好的设计的人,一个是好的设备。这个人也不是去找,先要营造环境,我们在上有海一个大学,在杭州也有一个大学。
永业集团吴子申:从创新的想法来说,能够真正把一方经济企业、产业发展起来就是最好,但不管怎么样都要形成一个地域的洼地,人才的高地。首先从环境、观念、思维出发,实际上都是这样一个思路。你怎么样引入一个机制,把这些因素吸引到这个地方里。
嘉宜美郑其照:我们这些代工厂联合更重要是探索的过程中,更多是运行机制的问题。过去单纯的股份制联合转换成一种合作,就是说建立一种对大家都有利的机制,这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当时大部分股东都不同意做电商,在这种情况下我说先单转,你们不承担风险,把这个项目做下来了,再把这个重新整合在一起,如果没有联合的话,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把这个事情做好,因为家具的产业链是非常强的,包括后续的服务。
博尔捷侯正宇:商业创新我总结几种,一种是技术的创新,一种是思维的创新。而创新的方式到底有哪些?我觉得一个首先是要具备很强的研究能力,如果自己没有能力,那没关系,可以找一小高校和你合作。二是内部创新DNA的打造。我们将培训算入领导层的绩效考核里,每个月给他的下属培训。
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企业的发展空间
熙可集团朱演铭:中国人最关心的是农产品的安全。扫描我们产品上的二维码一直可以追溯到生产。当70%不可追溯的时候这个东西是不好的。第二是人才的问题,因为以前根本没有对农商和农业人才的需求,这些人才到我们公司里面必须要自己去培养,再用互联网的技术要渗透进去,所以我们打造了CEO农商的系列课程。
嘉宜美郑其照:我们现在感觉最缺的是国际化人才,我们国内的人才其实是学习型人才。我们深深觉得如果没有很好的人才模式令人担心,但是幸运的是现在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进行测评。引进人才之后,他们发现他们有些想法和做法已经超越我们的团队,和我们团队的融合有交叉点,所以我们一边应该认识到他们真的是我们需要的人,一边要考虑如何让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互补中发挥作用。
永业集团吴子申:从互联网的技术应用,实际我觉得基础非常重要,基础的数据、基础的用户。另外,你只有想明白将来怎么做才有可能真正把它做好。我们最近也在思考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把第一产业的力量和政府合作,不仅仅是在第二产业工业当中,还有向第三产业发展当中一个下乡的项目。同时我们也在医疗和养老行业中做与互联网结合的摸索。
海宁皮革城任有法:我们也会把皮革城搬到网上去。这两年网上购物大热。做电子商务九死一活,义乌十年前很大,十年过去了义乌照样很大,现在淘宝很大,天猫也很大,我们抓住这个机遇,就是说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