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深处,竟然撞见了毛梾

标签:
毛梾树古树文化珍稀 |
分类: 草木有情 |
在泰山的山岭沟壑里漫游,千百次难遇,竟然和毛梾撞了个满怀。
这棵毛梾树长在深山里的庞家庄。
在泰山玉皇顶的西部,在傲来峰的北侧,有一个沟坡平缓的狭小坡面,叫做庞家庄。说是庄,只有一排四五间房子,两厢有两个敞棚。所谓敞棚,就是三面有墙,一面敞开。可以看出来,这里曾经只有一户人家,正房用来住人,敞棚用来拦圈牲畜或者堆放柴草杂物。十多年前去的时候,房屋已经坍塌,但上面还盖着鲜艳的蓝色塑料布,看来有人来照料过。过了几年,再去的时候,蒿草已经漫过了墙基屋茬,显示着主人已经好久没有光顾了。这个地方离山外较远,西边隔着两道山岭才到山外,外边一道叫横岭,靠近的一道叫韩家岭。韩家岭有一道弯,从南往北拐向东,与泰山西山梁相接,正好把庞家庄揽在怀里。这个山怀好大,显得庞家庄好小。山怀大得里面包住了一座山,叫做拔山。庞家庄就在拔山的山后头,并且紧挨着拔山,使得庞家庄在山怀里小到微乎其微。
那年的9月,刚过了白露不久,我们一行5人,问顶拔山,路过庞家庄,第一次见到了毛徕。
从山外进入庞家庄,最近的地点是樱桃园。过樱桃园,就进入了拔山沟。拔山沟两岸夹峙,逼仄陡峭,宽也就是十多米,高却有二十多米。上行不远,就有一巨石横陈。这石头整个的塞满石沟,形成一个绝壁。这样的山沟绝壁共有六处。好心人在这些山沟绝壁处竖了一根木棒或者一个简易木梯,以便游人上下,整个沟谷共竖立了五架木梯。
越过了第一处绝崖,是两条沟汇聚之处,往北是水湾沟,往东是拔山沟。此处楔入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古建遗迹,被称作皇姑楼,也有称作皇姑庵的。皇姑楼借助山洞棚石,修建了三层。第一层顺山岩搭建,第二层是一个山洞,顶上正好一块巨石篷盖,巨石之上,是石块垒就的石屋,就是第三层。相离不远的山腰上,遗留有十几处房间基址。附近有石刻显示是同治元年,记载卧牛石等村民避难于此,时间推算应该是“捻军”起义时期。
到了这里已经十分艰难,还要再攀越五处绝崖才能到达庞家庄,到底是什么人选择在那样艰难的地方居住呢?
顺拔山沟转向东去,就到了第二处绝壁,也是整块巨石横绝通路。第三处绝崖,依然是一块巨石阻塞山沟。这块石头就像一根圆柱,斜插沟底,断裂处是一个水潭。爬过这个绝崖,山沟就像一条胡同,两岸绝壁如石墙,让人压抑,直想侧身而过,不敢放松筋骨。最危险惊魂的是第五个绝崖,这个绝崖与下一个山崖相连,并成九十度拐角。这个沟崖就像一个石坝,陡峭平滑,连接着两边的山体。水流顺壁而下,悄无声息,就像晾晒的丝绸,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白光,与青山白云相映。石头平滑如砥,稍不留神,就会滑向崖下。爬过滑溜石头,就到了一个山间小路,从这里拐向东,就到了庞家庄了。
这条路,千难万险。据说解放后,林业工人在拔山的山腰,修了一条便道,陡峭的地方垒砌了台阶,方便了许多。我们当时还没有找到那条路。来此居住,必是隐士。隐者有高士,但高士不多,往往是避祸避乱之人,远离尘世,来追求个人内心的平静和个人生活的幸福。无论怎么说,能安心住在这儿的人,必定和毛梾树一样,是一个性格坚强内心笃定的人。
“这是棵什么树?”我问同伴。同伴是一名业余的植物学家。
在房前空旷的地面上,有一棵树,十几米高,树围有四拃粗。
同伴看了一眼树,慢不经心地告诉我:“这是棵毛梾树。”
我对毛徕树没什么概念,也就没怎么往心里去,反正知道了是一棵树而已。
不想同伴慢悠悠地继续说:“这种树又叫车梁木,也有叫做孔子树的,源于一个故事。”我一听他这话,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追问道:“是什么故事?”
原来,民间传说,孔子周游列国。当行至泰山下平阳邑(今山东泰安天宝镇)梁父山附近时,车梁断了,只得更换车梁。孔子有一位弟子叫子路,性格率直暴躁,力大勇猛,因恼恨车梁木质不坚,行路艰难,怒而发威,拔刀用力朝一棵大树砍去,然而竟被坚硬的树干反弹回来,树无损伤却震得手臂发麻。用刀刮掉树皮,竟发现此树木质坚硬犹如青铜,于是便设法伐此树换作车梁。没成想,此后孔子一行顺利到达列国,虽历尽坎坷,路遥马瘦,而车梁竟再也毫无伤损。孔子大喜,遂把这种树称之为“车梁木”。此后民间就俗称毛梾为“车梁木”。
听闻了这则故事,我对这棵树心生崇敬起来,又反复打量了打量这棵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树。树干有些弯曲,整棵树斜向一边。树皮有些皲裂,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裂纹。树帽阔大,遮蔽了半个天空。树上结满了黑色的豆豆,地下也掉落了一些,一踩就染黑了脚下的一片土地。捡起掉落地面的几片叶子,仔细观察,叶对生,纸质,椭圆形或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片正面深绿色,淡淡的好像有蜡质,背面淡绿色,有灰白色短柔毛。叶脉基本平行,有四五对,弓形内弯。叶柄较长。
“这种树很珍稀吗?在泰山的整个大山,哪个地方还有这种树?”我问。
“这树很古老,也很珍稀。在全国其他地方,偶能见到,但在泰山里很少见到这种树,至少这么大这么粗的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后来查资料得知,毛梾是山茱萸科树木,属落叶乔木。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海拔300-1800米。它的花朵伞房状聚伞花序,密密麻麻挤挨在一起,有浓烈的香味。有4个花瓣,长条形,呈十字状。有4条花丝也分散开,花药淡黄色。花柱棍棒形,柱头较小,像头的形状。结一种核果,球形,成熟时黑色。花期5月,果期9月。该树种是木本油料植物,果实含油,供食用或作高级润滑油,油渣可作饲料和肥料。其含油率可达27-38%,而一般大豆的出油率只有16.5%—18.5%。毛梾木材坚硬,纹理细密、美观,可作家具、车辆、农具等用。叶和树皮可提制拷胶,又可作为“四旁”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
这种树是不是很罕见呢?上网搜索知道全国多有发现,只是不成规模。11年12月有报道说在山西晋城的阳城县蟒河镇,发现了一棵300多年树龄的毛梾树,干围240厘米,高有18米,当地人称为椋树,被称为椋树王。16年8月,报道说在河南林州市王相岩景区内的玉皇阁旁边,有一棵数百年的毛梾树,整个树身被祈福的人们挂满了红布条,看庙人给这棵毛梾取了一个通俗的名字叫:吉祥平安树。17年报道,豫西伏牛山区的卢氏县,发现了一棵200多年的古毛梾树,当地人叫椋子树,胸径80公分。据说人民公社时代,家家户户都吃由毛梾树果实榨取的食用油,那棵树年产食用油150多斤。2020年7月,北青报记者报道,延庆区大庄科乡的霹破石村,有一株310多年的毛梾树,这棵树曾被认为是流苏树,上一年才确证是毛梾树,有关部门立即更换了古树名木标牌,据说,全北京市仅此一棵,等等等等。虽然频现报道,但正说明了这种树的稀有和珍贵。
令人欣喜的是,毛梾树虽然名贵稀有,但现在已经可以大面积地进行绿化栽植。在泰安高新区的天宝镇,有一家苗木公司,专门从事毛梾树的繁育。总经理张帆农大毕业,有志于毛梾树的广种散播,被称为毛梾姐姐。2018年4月初,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由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种植在大运河森林公园的泰山毛梾,就出自张帆之手。经公司改良后的毛梾,作为珍稀苗木,成功入选国家新区绿化树种,并被列入国家新品种推广项目。相信不远的将来,全国各地会有成片的毛梾树林和整齐美观的毛梾行道树。
此正可谓——毛梾因孔子而显名,因坚硬而著称,因泰山而尊贵。
(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