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徒步之八——雾访九女寨

标签:
旅游泰山龙角峰九女寨大虎峪 |
分类: 泰山幽境 |
泰山徒步之八——
在皇姑楼、水音寨、吴道人庵、姜妮寨、采芝庵等等诸多泰山秘境当中,九女寨声名远播,一是因为在明朝的典籍中有“传有九女避兵于此”的记载,说明此寨最晚在明朝以前就已经存在。二是地处深山之中,路途遥远且险峻,人迹难至,更增加了其神秘性,也激起了人们的探究欲望。
十六日,相约老赵,去探访九女寨。
早上六点开始出发,到达天外村的时候,接近六点半。过黑龙潭,经竹林寺,一路无话到达大虎峪。从听泉到老胡家,一直是缓慢的上坡,一步不停,气喘嘘嘘。这时的天气闷热,没有一丝风,杨树叶都赖洋洋地耷拉着,没有一点生气,而我们就在这困倦的空气中坚持。过了老胡家,道路急促起来,台阶峰回路转,忽左忽右,山沟里的水,也前后左右地摇摆。由于山势陡峻,盘道也急剧抬升。这时候的九女寨山峰,透过沟壑山岭的树木,渐渐地露出来面容。在庞大的山体面前,九女寨山峰只能算做是一根袖珍且修长的山柱,峭然陡立,拔地通天。赭红的山体,刀削斧劈的立面,让人震撼。
千绕万转,到达龙角峰山口。这时,传来阵阵凉风。霎时,远处沟壑里,有白雾弥漫上来,越来越近,似波涛汹涌,更像洪水奔流。懵懵怔怔之间,大雾已经爬到我的脚下,顺着山势,直扑龙角峰。那大雾的峰头,遇石淹没,遇树融合,一路狼奔豕突,毫无阻挡。看过钱塘潮,见过山洪流泻,雾吞山峰,这还是第一次相遇。看起来,雾吞,似乎温柔一些,没有山洪的勇猛,却是更加强悍和骄傲,无所顾忌,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山洪,自上而下,汹涌而来,摧毁一切,山雾,自下而上,铺天盖地,吞噬所有。让人惊悚不已。转身遥望东南方向的九女寨峰顶,烟雾缭绕,那神云仙雾,似乎长在了山定上,摇曳不定,而不忍离去。我们在惊恐之时,担心今日的行程,担心随之而来的大雨。所幸的是,紧跟在大雾后面的,是红彤彤的阳光,太阳的光线随山势流转,照射所到之处,云蒸霞蔚,灰色的雾霰渐渐消散隐去。
离开盘道,折向东行。小道旁边的杂草灌木,都凝聚了露滴,眼巴巴地望着我们,牵拉我们的裤脚,曳拽我们的衣袖。这时的道路,极其艰难,在嶙峋的山石当中,攀上跃下,稍不留神,就会跌落深涧。这是一个山弯,也是一处崖壁。龙角峰的山体和九女寨的山体,呈六七十度的夹角,夹角两边,是斜立的陡崖,陡崖下就是深涧。据说,这个崖壁叫做老虎崖,在崖壁上,仅仅有一个凹陷放脚,才能跃过。这个凹陷,呈大半圆形,似天然,又像人工。要是人工,不会那么浅,干脆凿一个台阶罢了。要是天然,不会那么圆滑,像大半个月亮悬在半空。崖壁的上面,是突出的山岩,四五米的长度,只有一只脚的坑槽,上上下下,连棵树都没有。不能换脚,没有抓握,只能在勇气的迸发间,一跃而过。一路走的惊心动魄,赞叹着九女寨选址的用心。
经过千辛万苦的三个小时的攀登,终于到达了九女寨。
九女寨的山体与龙角山相连,只是两个山头之间,有一个垭口,在临近九女寨门的时候,有一道沟,不算深,但有寨墙阻挡,没有吊桥是难以通过的。
进入九女寨内,还算开阔。整个九女寨山顶石坪,就像一个勺子。跃过寨墙,是一个狭长的地带,就像一个勺子把,有巨石铺路,大概有三四米宽,两侧就是悬崖。
走过勺子把,就是方圆的地界了,地面平整,分成两部分。东侧是道路,西侧是房屋。整个房屋布局,经过粗略地目测估计,北屋有四间,算做正房。北屋之南,有东西厢房各四间,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夹户道。在东西厢房之南,有南屋,房基痕迹已经不够明显,似乎有两到三间。四面房屋,构成了一个南北狭长的四合院,有一个长四间宽两间的天井。在四合院的东南方向,是房屋间的空隙,推测应该有一个大门。大门外不远,有道路与寨门相通,道路的尽头,有石臼,估计为加工粮食所用。
再南,有一块方田,比房宅矮一到两米。整个九女寨山顶,形成了两个梯次,田亩平整,看上去,土壤肥沃。据说,矮处梯田里有泉井,因为荆棘灌木密布,不曾涉足,也没有找到水井。因雾霭浓厚,隐隐约约的乔木灌丛,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屏障,阻挡了视线,淹没了悬崖沟壑,隐没了山外,也潜藏了自己。
在九女寨居住的,到底是何人?是避兵?是躲祸?是逃世?还是修行?没有人能说的清楚。是女人居住大体不差。如果是男人,有何必要选择如此险峻之地以自守。有人说,是起义军转移后留下的家眷,恐不可信。既然是义军,当局必然绞杀。虽然九女寨紧要关口,难以跨过,但没有回旋余地,必蹈死路。还有人说是开采石英当权者家眷,也难以让人信服。既然是当权者,何苦这么严守绝境呢,喝水吃饭都成问题。我倒是倾向于是一个不能见容于社会不能见容于当政的组织。因为为社会所耻,为当政所不容,所以要离世独居。因为九女寨房屋非一人或者几人之力所能为,所以,应该是一个有一定数量的人组成的集体。
带着对九女的揣度,踏上了归程。从九女寨东行,左侧高山悬崖,右侧沟壑深涧,依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走到一个沟谷,顺坡南下,就到了老胡家。这一路,树木参天,崖壁恢宏,巨石横陈,沟壑幽美,是一段心旷神怡的旅途。
http://s14/mw690/001nml3Czy6Kwe8Aw33dd&690
远望九女寨所在的山体,峻拔陡立。
http://s4/mw690/001nml3Czy6Kwe8E66713&690
越来越近,透过浓密的树林,看到的九女寨。
http://s9/mw690/001nml3Czy6Kwe8Gip2c8&690
忽然之间,大雾就爬上来了,那么快,令人惊恐。
http://s5/mw690/001nml3Czy6Kwe8IXdy94&690
不一会,整个龙角峰就被笼罩住了。
http://s3/mw690/001nml3Czy6Kwe8MQgi02&690
通往九女寨陡峭的山路。
http://s7/mw690/001nml3Czy6Kwe8OMrYb6&690
看崖壁中间那个半圆,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雕凿的?
http://s9/mw690/001nml3Czy6Kwe8T5fWf8&690
老赵伟岸的身躯,诠释着路途的险峻。
http://s6/mw690/001nml3Czy6Kwe8VCNTa5&690
http://s7/mw690/001nml3Czy6Kwe8XYt8e6&690
在崖壁和深涧的褶皱处穿越。
http://s16/mw690/001nml3Czy6Kwe902mj3f&690
终于看到九女寨的寨墙了。
http://s7/mw690/001nml3Czy6Kwe92cS206&690
这是九女寨墙外的空地。
http://s4/mw690/001nml3Czy6Kwe96gP943&690
这是九女寨的寨墙,两侧应该是原来的,因为有墙泥抹缝。中间的应该是大门,石块新垒上去的,是山民为了防止山羊进入,以免掉落山崖。
http://s7/mw690/001nml3Czy6Kwe9mgzI06&690
这个孔洞据说是吊桥的轴孔。
http://s15/mw690/001nml3Czy6Kwe9ooJ85e&690
寨门内,是石板铺就的道路。
http://s1/mw690/001nml3Czy6Kwe9qR3Oc0&690
这就是房屋了,共有十五六间,围成一个狭长的四合院。
http://s16/mw690/001nml3Czy6Kwe9Ie8Tcf&690
这是杵窝,据说是用来加工粮食用的。
http://s16/mw690/001nml3Czy6Kwe9KHo3df&690
这是九女寨往东去的道路,一面悬崖,一面山涧,依然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http://s16/mw690/001nml3Czy6Kwe9NgdNdf&690
回程的路上的巨石阵。
http://s15/mw690/001nml3Czy6Kwe9PXD89e&690
回程的路途,树木茂密,水草丰茂。
http://s10/mw690/001nml3Czy6Kwe9T3Sx59&690
回望龙角峰,依然被浓雾笼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