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明代班军制度研究》后记

标签:
明清史军事 |
分类: 历史研读 |
作为一部学术专著,本书有再版的机会,一要感谢学界同行的认可和读者朋友的厚爱,二是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的学科建设和新发展的契机。2006年,本书出版不久,陈梧桐先生、高寿仙先生和肖立军先生第一时间发表书评向读者推介。同年,台湾明史学会主办的《明代研究》(第九期)发表了魏君州先生的书评,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的中国历史科“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将本书列为“制度与政治演变专题”阅读书目。2008年本书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再后来,南京大学主持的“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CBKCI)工程,将本书列入其中。对大家的肯定,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初版时,明清卫所制度研究热潮的苗头已经出现,作为直接研究明代卫所制度的专书,它对此后研究热潮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一点点推动作用。本人从2006年开始指导明清史方向研究生,在近五十名研究生中,有一半的学位论文与明代的卫所相关。在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顾诚先生30年前拓展的明清卫所研究的新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大大加强。
本书再版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2006年之后出版的、较为丰富的相关论著,以及当时征引的许多文献均已整理校注或影印出版等。最终,我决定不做大的调整,原因一是在全书的论述方面,到目前为止,除本人外仍然没有别的学者对班军问题再做研究;二是原来的史料更具有原始性,在本书撰写的2001-2004年间,历史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书中征引的主要文献如明清实录、地方志等都还没有电子化或影印整理,五套“四库”文献还没有出齐,重要的奏议、文集等大多是本人从图书馆抄录回来的,今天这些文献有的已出版多个版本,一一对应更改,意义不大。至于近年与卫所相关的研究成果,请参见附录———《学术分野与方法整合:近三十年中国大陆明代卫所制度研究评述》,本文原刊于日本中国史学会编《中国史学》(第24卷),现增补后供读者参考。本人近十年的卫所研究新进展,请关注见即将出版的第三本卫所专论《明代都司卫所管理体制研究》。2019年4月,就拿到了人民出版社刘松弢先生寄来的校样,一直拖到今天才完成修改,一是过去一年忙于学院“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实在没有整块时间;二是希望新版留下的遗憾能再少一点,需认真校订。本次再版,我和我的十多名研究生同学分别校读了3遍,对抄录史料、印刷错误等尽可能予以更正,对个别表述不当之处予以完善,并补正了部分内容。可以肯定的是,错误依然不少,期待读者批评指正。
本人从2004年7月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到今天已有16个年头,感谢这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和历史学科提供的教学、科研和工作环境。这次与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民大史学经典系列丛书”,就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本书的再版能为学科建设添一点点亮色。此刻的窗外,北风呼啸,肃杀的北京仍然笼罩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之中,我所在的小区已经发现了至少5例确诊患者。连续二十多天自我隔离生活,对一个读书人真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来讲,真是天大的灾难。“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场灾难,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无法置之度外,值得思考的东西太多。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期待明天更加美好。
2020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