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标签:
教育高校开学典礼大学文化 |
分类: 本业治生 |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同事,大家好:
是的,大家知道,从寒假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所有人的节奏。作为2020级考生,你们的备考和应试之路变得异常艰辛,在各种难以想像的困难面前,你们勇敢地走过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在这里要祝贺你们,欢迎走进中央民族大学,成为中央民大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想,有2020年疫情这样的重大考验,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挺过来了,老师们和同学们也挺过来了。今后再遇到什么沟沟坎坎,曲曲折折,还有什么不能挺住呢?
疫情期间,我一直在学校值班,每天一早一晚,散步在这小巧精致的校园里,看学校东大门的玉兰花开了,然后叶子钻了出来;看三号楼门前的紫藤花开了,然后是绿色满架;再看学习堂边的西府海棠的花由点到面,果子由小到大。我常常想,这么美丽的校园,如果没有年轻的声音,没有青春的朝气,没有运动的节律,大学的存在和老师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所以,我说,你们来了,真好,朝气扑面,书香满园。
在今天这个开学的喜庆日子里,作为教师,我有几句心里话,要与大家说。
中央民族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高等学府。“突出特色、融入主流、跻身世界一流”的建设任务,无比艰巨。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导向,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大任的一流人才为目标,所以往大了说,上到党和国家,往小了说,我们民大的老师,对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寄予很高的厚望。学生是学校声誉的最好体现,也是老师价值的体现所在。老师有很大的压力,同学们也要有责任感、使命感。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本人2004年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工作,我们的历史学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简单地说,作为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学术底蕴最深厚的历史学学科,如何培养出“厚基础、研究型、重特色、有担当”的优秀人才,我们一直在努力工作。我2008年开始担任历史文化学院的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最初几年,到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时候,我就特别紧张,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盯着,向北大、人大、北师大、复旦、中山等名校推荐,过几年,我发现,这些名校的导师们开始向我们来要学生了。因为我们的毕业生,以扎实的基本功、系统的学术训练、出色的科研意识和学术素养,得到了各个学校的认可,成为他们学校的佼佼者。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在教育部的历年抽查中,一直保持着100%合格率。今年我们学校的文史哲专业,历史学专业入围了国家“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单位。我更加自信地认为,民大的舞台,足够大。
作为一名教师,我为学生取得的成绩和优秀的表现而自豪。去年,我们第一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毕业了,有一位叫柳一菲的同学,在本科期间已经学习了日语、韩语、越南语,托福英语成绩一百多分,获得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
简单地总结,可以用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所说的四个词、八个字来概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立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阳明先生说:“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竟成。同学们,志当存高远。
勤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生读书时”。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是的,世界上没有多少捷径走可,如果有的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上,没有弯道超车,也不要耍小聪明。
改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年轻没有失败,因为失败了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改过,既要勇于尝试,又要善于改过自新。在改过中,少走些弯路,不断提高效果。
责善,“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交几个好朋友,要真心对待朋友。对朋友的过失,要劝告和开导,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这里的意思是,善待同学,互相关爱,“美美与共”。
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对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精神最好的践行,就是“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作为老师,我真心希望2020级的同学,每一位同学,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同学们,民大的舞台,足够大。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亲爱的同学们,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