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答卢大使天问:人类是怎么来的?
(2011-06-10 23:34:33)
标签:
对话卢秋田李北海沈思源杂谈 |
分类: 走近思源 |
思源答卢秋田大使问,李北海部长作评
世上的事总是无巧不成书。一个偶然的机会,一老一小在北京相会。一位是从德国归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前特权大使,一位是从田间走出来的作家。不过两位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喜欢思考。且一个爱问,一个爱答。交谈之中,得知彼此都是浙江绍兴人。偌大的中国,能在京城遇到绍兴老乡,实为幸事。一聊之后,更是引为知己。
以后就以老乡相称。相交一年之后,在一次共进晚餐的过程中,思源好奇地问起大使:“大使老家为绍兴哪里?”大使回答说“齐贤”。思源一惊:“大使,我家亦在齐贤!”这回轮到大使吃惊,于是追问:“齐贤哪里?”思源答:“陶里朝阳!”大使竟不敢相信,世上怎可能有如此巧事:“我家就在朝阳。你家在朝阳何地?”“桥头附近!”大使六岁离开故乡,依稀中有桥头的印象。于是急忙给在上海高龄已经八十多的阿姐打通电话,急切地问:“阿姐,我们老家住在朝阳哪里?”阿姐在电话中回答说:“朝阳桥头,难道你忘了吗?”大使说:“阿姐,我只是想要证实,因我在北京遇到桥头的老乡,实在是太过巧合,所以竟不敢相信!”大使放下电话,问起桥头的现状。思源说:“那座桥还在,只是早已物是人非。并且自己四岁离开那里,后来只是每年回去一次。”
物是人非,世事无常。于是两个爱思考的桥头人展开了一场关于天地、宇宙及人类的种种对话!《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那么我们到底要浓缩怎样的人生精华呢?中华民族其实一直是一个爱思考的民族,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充满智慧的汉字,使得我们的中华文明一直得以保留到今天而没有中断。在与释迦摩尼佛、苏格拉底的同时代,又出现了老子、孔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人说,两千五百年是一个轴心时代,那么时过两千五百年后,在这个新的轴心时代,我们会有新的思想产生吗?
卷一:宇宙是什么
卢大使:人类是什么?是进化来的,还是上苍制造的,还是外星人研发的?
沈思源:人类是充满灵性的生命。人类的产生不是单一的。他是宇宙中某种能量与智慧的显现。当这种充满能量与智慧的生命动了这个念头,他便利用现存的一些生命作为基因,就像如今我们给动物做配种,给植物做嫁接那样,只不过我们都在地球上进行,而他却可以调动整个宇宙的信息与物质。在这个星球与那个星球之间,将两种生命基因结合到一起,产生新的生命。人类便是地球生命与外星生命的混血儿。
我个人并不相信达尔文所说的:人类只是单纯的由于猴子通过劳动而进化成为人类的。我认为猴子如果不借助其他的生命基因,它永远也不会进化成人类。但是人类很有可能是外星人与猴子的混血儿。当然,人类不是由外星人与猴子直接交配而成,而是外星人将自己的基因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植入到了一部分地球猴子的身体中,使其怀孕,并生下最初与猴子颇为相像的先人类。或者是有一种更高的宇宙能量,它们来自不同的星球,将一些超越于地球生命的灵植入一部分猴子的体内,于是诞生了新的生命,称为人类。并且因为这些灵或者说这些基因来自于不同的星球,所以人类才有了不同的肤色。这是一种突然而来的直觉告诉我的,其实我们祖先的一半——比人类更高层次的宇宙人,与生俱来就具备这种能力。只是在将他们的基因与地球猿猴混杂后,这种直觉削弱了。但是人类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被称为灵感的直觉又会灵光乍现,于是人类才有了无数伟大的创造和发明。而不是猴子的创造和发明。
人类在整个人类史中,最初的阶段相当于是一个孩子的婴儿时代,所以那时人类处于懵懂时期,智力并不十分发达。但是随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这个孩子慢慢长大了。在五千年前,人类的历史相当于到了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所以那个时期的人们开始从宇宙中发现规律,并记录下来,为后来的人们奠定了成长的基础。到了两千五百年前,人类相当于到达了一个人智力最发达并相对理性的中青年时期。所以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通晓宇宙真理的圣人。他们在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今,又一个新的两千五百年到来了,在这个新的轴心时代,人类相当于发展到了一个人的五六十岁的状态。我们已经到了知天命的时代,到了应该反思自己过往的时代,到了该考虑能为后代留下什么的时代,而不再是一味的索取。所以,这个时代,必将产生出新的思想家,新的圣人,来引领后世的人们如何向一个更好的方向迈进。而不至于由于自己的无知,给后世的子孙带来无穷祸患。
事实上,我们的右脑是可以继承祖先的智慧的。所以右脑的潜能是无限的,但是我们只使用了很少的百分比。我们不但能继承上古先人的智慧,事实上,我们也继承了更高级的外星生命的智慧。也可以说,我们本来就具足圆满光明的本性。但是显露这个圆满光明的本性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修为。当我们充满爱,我们的神性便显现。当我们充满贪欲,我们的兽性便显现。
可以想见,人类只是动用了百分之五左右的右脑潜能,就可以创造那么多的奇迹。如果我们能百分之百的开悟,那么我们不就是与祖先、与整个宇宙合一了吗?那么宇宙中存在的问题,还有我们看不懂的吗?
当无数哲学家对于很多哲学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甚至难以解释人类的很多知识或者说经验究竟从哪里来时,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弄清楚人从哪里来?如果我们真的清楚了人类的起源,那么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李北海:思源关于人类是地球生命与外星生命的混血儿的论断,应当说是《天问》篇中的核心和精华,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远远超越进化论,也远远超越任何神学和玄学。它引导人类将眼光投向无限的宇宙,去寻找并终将发现自己的本原。宇宙中存在无限的可能性,这其中就包含外星生命与地球生命混合的可能性。因为毕竟对宇宙来说,一切星球既是外星又是内星。人类感官觉得不可及的东西,有些看似几乎等于零的概率,可能对宇宙来说并不远,两个物体竞会相遇。如果人类囿于进化论,在地球上是不可能找到自己智慧的源头的,因为在地球上仅仅为生存而竞争,人类只需要保持生存必要的生理器官就足矣,人类大脑90%以上的功能并不是生存所需要的。这也可以解释猴子和猩猩以及一切生命为什么至今都不可以进化到人类的智慧。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人把人类的智慧基因与某种非人的特有生命基金混合,抑或自然界的无限巧合中使人类的智慧基因与非人的特有生命基因结合,因而产生新的智慧或超智慧生命,那么思源今天提出的关于人类是地球生命与外星生命的混血儿的论断则大白于天下。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人是什么
卢大使:地球人有无可能变成宇宙人?
沈思源:地球人本来就是宇宙人之一。在外星人的眼里,地球人也是外星人,只不过是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外星人。但是地球人变成我们所想象的宇宙人,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不是我们还要进化多少年,而是我们在德性上,是否能够与宇宙同心同德,我们是否能够明心见性。我们原本具有神性,因为我们祖先的一方曾经是神,是高级的宇宙人。但是因为我们祖先的另一方是兽,是猴子,所以我们的本性中又具有兽的成分。所以地球人必须通过修炼,才能摒除兽性,到达至圣的神性。
我认为,觉悟的人,便可称为高级的宇宙人。因为我们可以随时联通宇宙,对于宇宙万物的真相无所不知。那么我们便能与宇宙合二为一,来去自如、自由自在。
李北海:思源说“地球人本来就是宇宙人之一”,又说“在外星人的眼里,地球人也是外星人,只不过是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外星人。”这一论断又是思源的首创,是又一新的伟大发现。我认为,问“地球人有无可能变成宇宙人”,等于问“中国熊猫有无可能变成世界熊猫”。其实,中国熊猫本来就是世界熊猫,因为中国就在世界上。地球人本来就是宇宙人,因为地球就在宇宙中。别的星球看地球也是外星,看地球人也是外星人。虽然内在的智慧和外在表现,我们可能和他们差别很大,但我们和他们无疑都是宇宙人。其实,地球上的所有存在,既是地球的,也是宇宙的。国家、民族、世界、地球这些人创造的概念,对于宇宙来说,都没有本质的意义。宇宙中任何一种物质都会有它的特殊性,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生存方式、在不同的星球上,这就是它们的特性。它们的共性就是都存在宇宙中,它们互相影响,共生共存达到物质的永恒,即使一种存在方式毁灭了,也会以别的方式存在。地球人其实就是宇宙中各种物质和精神特殊组合的产物。我们每一个人来到地球上的偶然合成概率几乎都接近零。有科学家论证第一个生命细胞的偶然合成出现,其概率近似我们向天空抛一百枚铜币,要让它们都以同一个面落到地上,也就是说至少需要抛60亿次以上,甚至需要抛无限次,即接近零概率。而要合成人的概率应当更加微乎其微。但是第一个生命细胞终于合成了,第一个人终于合成了,因为宇宙的时空无限,所以会以无限的巧合成就无限存在,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会组成生命,甚至会组成智慧的人或超智慧的别的什么。我们人类中的天才或超人,也可能是有新的智慧元素不断掺入到人类的表现,不断有微妙的新的合成,也许到无限远的某一时刻,地球人还会发生质的变化。对宇宙中的无限组合,人类永远不可能达到极终认识。
精神与物质
卢大使: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或者说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沈思源: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物质和精神从来密不可分。俗话说万物皆有灵。灵,就是精神,既然万物有灵,那么就说明万物都是有精神的,那么整个世界便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要问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就像问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首先无人可以证实。但是我们知道,鸡是从蛋生出来的,而蛋是从鸡生出来的。它们循环往复,生命才能生生不息。从普世意义而言,物质与精神也是如此,因物质而有精神,因精神而有物质,有时精神在前,有时物质在前。但是这个世界上又没有绝对纯粹的没有精神的物质,也没有绝对纯粹的没有物质的精神,所以说,物质和精神本为一体。那些说世界是物质的或世界是精神的人,是由于他站在一个二元的世界里来看待这个宇宙。而宇宙是多维的。甚至在物质和精神之外,还有其他的信息存在。
李北海:思源说,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物质和精神从来密不可分。又说,物质和精神本为一体。我认为这些论断非常精辟,有助于了解物质不灭,精神也不灭。物质和精神在宇宙中本是同为存在。精神,人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仍然是一种存在的形式。人死了,肉体分解成各种元素回到宇宙中,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精神也类似,回到宇宙中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物质和精神都是可以继承的,都是可以转化的,所以人类的基因中两种东西并存,人一降生就同时具备两种东西。人死后精神分解成的不同元素回到宇宙中,新生不同的人在生长过程中会吸取这些元素,有的人善于吸收,所以更聪明更智慧,有的人吸收不好,所以更愚钝甚至呆傻。这就与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物质元素吸收的能力不同,因而有体格强壮与虚弱甚至残疾之分。宇宙中有无数不可见的存在,例如无时无刻不在穿透我们身体的无数射线,其实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那么精神是否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呢?现在有科学家对梦进行测试,发现人做梦时会释放某种射线,这难道不是物质的体现吗?如果说万物有灵,那么精神与物质一样,也是一种普遍的存在,而不仅仅只存在于人体之中。我相信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论是可以成立的真理。
性善与性恶
卢大使:人性是什么?性本善性本恶,利己主义是否是人的本性?
沈思源:人性就是人的本性。一切事物本性是空。既然是空,就无所谓善恶,无所谓好坏。孩子除了面貌不同,大多相似。所谓的善、恶,是在后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利己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人的私心。
利己本身既不算好,也不算坏。要看如何利己。人从某种程度上,都会想要保护自己。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以怎样的方式保护自己,利益自己,那是需要智慧的。可以这样说,极端的利己主义,那是愚人的行为。而合理的利己,那是聪明人的行为。而智者的利己,首先是先他。所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种自利利他的思想与行为,实在是一种大智慧,高境界。
李北海:中国自古就有性善和性恶之辩,卢大使今又提出这个问题,思源回答很智慧,你说人的本性是空,无所谓善恶。又说利己主义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人的私心,极端利己主义是愚人的行为,而智者懂得自利利他。我认为你说的很对,人的善恶都是后天行为,自然中无所谓善恶。
拉丁语中有一句成语“森林法则”,中国人把它翻译成“弱肉强食”。动物之间为争夺生存权和交配权,充满着血腥的械斗和杀戮。植物之间为争夺阳光、营养和空间,也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拼搏和绞杀。动植物之间,也有许多亲情、友情、性爱的动人情景。以人的观念,动植物似乎也有善与恶之分。但善恶只是人的概念,在宇宙中同为存在。人的基因兼有神性和兽性,作为兽性为生存而有的自我保护和发展本能,这样的私心似可界定为合理的利己主义,而一切超越生存需要的无限占有和扩张的欲望和行为都应属于极端利己主义。人与生俱来,也有母子之爱、两性之情这类善的本能,但是以善为本、以慈为怀的大爱无疆直至舍己救人却是后天修炼而成。可见人的小恶小善是生而有之,而大恶大善是后天习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礼崩乐坏乃是后天之过。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古代人已经知道后天环境对人的善恶的严重影响。不过,外界环境作用到每一个人,则因人而异,决定的因素是每个人的自我修行。君子独善其身,保持心灵的宁静,是所有大智大慧者出入污泥而不染的修行之道。而诸恶也起自于心,心的不得宁静是所有恶人恶行的酵母。
生与死
卢大使:死亡是什么?是生命的最后驿站,还是新生命的起点?
沈思源:死亡是结束,也是开始。是生命的驿站,却不是最后驿站。它只是一个过渡。我们可能经由死亡这样一个现象而让灵魂回家,当然,也可能经由死亡而使灵魂被流放到别的所在,或者开始下一次的轮回。
死亡它既非好事,也非坏事。它只是一种生命的常态,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当我们知道了死亡是结束,也是开始;是驿站,也是起点后,那么我们应该更好地把握生命。在有限的人生中修养自己的心性,使自己成为一个符合道的人,有德性的人,那么我们将在经由死亡而通达的世界中走得更为自在。我们将在死亡面前不再恐惧,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只是经由它走向一个更好的去处。
李北海:生和死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卢大使问死,实际也是问生。思源回答得好,你说死亡是结束,也是开始,是生命的驿站,却不是最后驿站,它只是一个过渡。我认为生和死都是生命的过程,人在母腹中已开始生的过程,胎儿心脏的跳动是可以用仪器听得到的,这个心要一直跳到停止的那一刻,才意味着死亡。正常人一生心跳大约数十亿次,心脏中大约有200万个心肌细胞负责心跳所需要的能量。至今人类还以心停止跳动作为死的标志。宗教的灵魂不灭说和科学的物质不灭说,都以不同方式断定生命是可以轮回或转化的。
我认为,人死后,与生俱来的躯体和灵魂与死俱去,回到宇宙中,以别的形式存在宇宙中,开始死的过程,一直到转化为新的生命,又开始新生的过程。构成人灵魂的精神元素与构成人躯体的物质元素一样会分解,可组合,分解后被不同新生生命所吸收。所有新生的人会吸收分解在宇宙中的物质元素和精神元素,这是人类遗传、继承、进化的基础。其他的生命体大概也具有类似的生死转化过程。这个生死转化,在宇宙中应是一种普遍现象,凡是具备一定条件的星球都应当有生命的存在,甚至有智慧或超智慧生命的存在,而且宇宙间的生命物质元素与精神元素进行着无限的交流与组合。
生死虽然都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但生命实属可贵!我们每一个人来自无,回归无,然后再来,但那时已不是现在的“我”!归去来兮,谈何容易!人每一次来去的概率都接近零,不知跨越多少时间和空间!圣人说:生尚不知,何以言死?所以我们要珍惜活在当下,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思源说得好,在有限的人生中修养自己的心性,使自己成为一个符合道的人,有德性的人,那么我们将在经由死亡而通达的世界中走得更为自在。
人活着的意义
卢大使: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为事业?为幸福?为亲人?为未来宇宙人?
沈思源:人活着是有很多意义的。狭义地讲,当你自母腹诞生之后,你就要对生命承担责任,为事业、为亲人、为所谓的个人的幸福。广义地讲,你来到这个世界,必有你的使命。最大的使命便是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德性,提升自己的智慧,能自净其意,自觉觉他!俗话讲:最终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并在自己觉悟和高尚的同时,帮助别人也走向高尚和觉悟。
我们本来就是宇宙的一部分,无论我们生,无论我们死,我们都与宇宙密不可分。大使这里提到的未来宇宙人,应该是指充满光明的人,有更高能力与神性的人,事实上,我们在地球上时就可以做到,而不用等到死后。
李北海: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思源的回答非常独到,从人活着的小意义谈到大意义,直到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与宇宙合二为一。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生命的双重意义。低层的意义,就是生命本来的意义。任何生命,包括一草一木,来到这个世界都具有自己的意义,因为它们都是宇宙的造化,从无生命到有生命,它们都是宇宙无限巧合的成果,它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就是实现和展现并延续发展这个伟大的成果。所以,每一种花都那么绚丽,每一株草都那么顽强。鸟兽鱼虫莫不如此,蜉蝣虽然只能在水外生存数小时,却在空中飞舞翩翩,实现生命的全部价值。人的生命是宇宙更加漫长的造化,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多么的侥幸,从无我到有我的合成过程中,我们的基因中携带着宇宙赋予我们的独一无二的信息、禀赋和潜能。我们只要活着,本身就体现个人存在的意义,同时又作为家庭、社会成员存在的意义,人的生命本身意义就是宇宙的万能体现。但是,人的生命还有高层的意义,却不是简单的活着,而是超越活着,努力将宇宙赋予我们的独一无二的信息、禀赋和潜能发挥出来,贡献给人类和自然,回报宇宙的恩赐。这就如思源所说,我们每个人需要不断地修炼,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使我们可以联通宇宙,对于宇宙万物的真相无所不知,那么我们便能与宇宙合二为一,来去自如、自由自在。应该说,人活到这个份上,其意义应是为未来的宇宙人,也是为现在的宇宙人,包括人类自己,因为人类本来也是宇宙人之一种。
宗教是什么
卢大使:宗教是什么?是教育?还是信仰?
沈思源:宗教的本意是要开启人的智慧,使人尽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符合道的人,一个有崇高美德的人。所以宗教的教育是一门关于爱的教育、善的教育,智慧的教育。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一种信仰,因为人们渴望真理。这种渴望真理的精神便是一种宗教精神。
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智慧,也在于他的慈悲。现代教育与宗教的差别在于,如今的教育大多是教人通过种种方式如何获得高分,如何获取名利,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人们为了虚幻的假我而最终忘记了真我。而宗教的教育是教人如何通过修行淡泊名利,最终找回真我。
所以同样是教育,却有本质的不同。教育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它可以把人教好,也可以把人教坏。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德性非常的重要。人仅仅只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当学校的品德教育不够时,宗教的教育可以弥补。
如果当今的社会,宗教场所能够担负起部分教育的责任,学校的教师能够怀着信仰去教育学生,那么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趋于完善。而不是教育是教育,信仰是信仰。应该说教育也是信仰,信仰也是教育。
李北海:思源对什么是宗教的回答非常智慧而且辩证。我认为宗教因人类心灵的需要而生。自从有人类来以来,人对天灾的惊恐,对梦的不解,对生的无奈,心灵需要安慰。而最大的困惑,是人死后有没有灵魂的疑问,对死的恐惧成为人最后的悲苦。古代人重视死超过重视生,于是有了宗教。乞求来世,是宗教给人的共同承诺,也是宗教存在的根本。宗教的本意是要开启人的智慧,使人尽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死后人的灵魂便可以超度升入天堂或极乐世界。原始宗教十分久远,现代宗教也存在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命运是什么
卢大使:命运是什么?命运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沈思源:命运是在我们生命过程中的起起落落。有人言:命运是天定的。那么天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定人的命运?
我想,这里的天指得就是因果不虚的自然规律。如此说来,人的命运既是客观,也是主观。似乎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主宰着我们的命运,可其实那一股力量又是我们自己一点一滴地积聚起来的。
所以,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命运不好,也不要抱怨老天,因为老天其实只是个被冤枉了的替身。主宰我们命运的是真实不虚的因果,始作俑者,是我们自己。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只要我们不断地修善,那么我们的命运也就会越来越趋向善。
李北海:思源说,人的命运是每个人生命过程中的起起落落,是因果不虚的自然规律,人的命运既是客观,也是主观。我认为这些观点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命运具有双重性。一是命运的偶然性,人的一生由无限偶然组成,即外在的环境和无常的变化。一是必然性,即内在的修行不断超越自我。除了不可抗拒的灾祸,人生经历的起起落落,即所谓好运坏运,其实都是机遇,机遇并无绝对的好,亦无绝对的坏,而机遇的把握则因人而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