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然的变化

(2007-07-02 22:57:51)
分类: 思源随笔
全然的变化
自从立了遗嘱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心比以往更静了,做事的效率也较往常高了许多。因为心静,思路就格外的清晰,看事情也能看得比以往更透彻。

 

这两年虽然常常被一些琐碎的事情弄得精疲力尽,但零碎的也写了不少东西,刚刚统计了一下,除了已经出版的三部书,未出版的书稿还有五十多万字。曾经也想整理一下,好交由出版社去出版,但真到要去整理的时候,看着那么多文章,又不知何从下手,于是常常是一次次地拿起,又一次次地放下。

 

但因为前几天立了遗嘱,而且我也承诺要将现有的文稿交由我的见证人,以防万一我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好由他及时的帮我去处理这些文稿。然而我又是一个十足追求完美的人,即使明明知道这个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但对于要拿去出版的书稿,我还是力求能少些遗憾。于是,我将自己一头扎到了电脑前。有时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一抬头已是凌晨两三点。不可否认,做任何事情,除了专注、投入,还在于自信和坚持。来到北京后,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若是写下来,又该是几本书了。可是在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也耗费了不少的时间。有时,甚至忘记写作。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无疑是残酷的,甚至是悲哀的。

 

好在我及时的清醒,就像做了一场梦。是的,过去的,就像是一场梦。恍然,已是三年。三年啊!当然,我绝不后悔,只是清醒,而且比三年前更清醒。我觉得清醒比后悔重要的多,所以我选择了前者。

 

立一份遗嘱,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次精神的涅磐。我曾经戏言:秒秒都是重生,日日都是圆满。但那种“重生”充其量只是有些小小的进步罢了,精神的涅磐是远远谈不上的。但这次立遗嘱,虽只是立遗嘱,但真像死了一次,又重新脱胎换骨了似的,无论从身心上,都觉得自己有了一种全然的变化。内心充满喜悦,但很平静。

 

以这样的心境来整理书稿,真是最合适不过的状态。大家想想看,一个人立完遗嘱,知道自己有一天必定会离开这个世界,惟有手头的那些文字可以留下来,那些思想可以留下来,其余的什么也留不下。那么他一定会专注在这里面,而不会去关注那些名啊,利啊,情啊等等的,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每一篇文章都将是他的绝笔呢!

 

如果我们在对待身边的人,在处理手头的事时都能设想一下:如果我明天会离开。我们是不是会换一种心态去对待?如果我们在面对我们的爱,在面对我们的各种财产时想到:也许我明天会离开。你是不是还会像以前那样那么自私的去爱,那么贪婪的想要占有更多?你是不是会想到要去好好抚慰对方,是不是会想要拿一部分财产为别人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奉献?

 

我想,善良的你一定会。可为什么现在不会呢?为什么现在总是为自己想的最多呢?

 

因为你总觉得你还可以活上几十年,你还期望,随着科学的进步,有一天你能用挣得的钱换个长命百岁。有人甚至还希望像“康熙王朝”的主题歌里唱得那样:“我真的还想活上五百年”。因为还想要活上五百年,所以要准备很多东西。

 

这就是我们对于生命的误区,我们总是在为活着做准备,却从不为死做准备,好像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死似的,所以那种对于财富的贪婪总是永无止尽,甚至到了连享受生活的时间都被一天天的放弃了。生命就在这种误区中越走越远,直到生命之灯熄灭,进入完全的黑暗。

                                                                            ——沈思源 2007-7-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