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到1号木,如果只让你提3个问题,你会问什么?
职业球员的1号木变化(因为提到高尔夫自然少不了对职业球员的关注);
自己适合用什么样的1号木(毕竟都是爱球中人,自然少不了对自己的一份惦记);
1号木的发展趋势(理论的东西不能少,毕竟什么都要理论联系实际,才可以做到最好)
职业在为炒做换,在为成绩换
2002年伍兹签约了NIKE公司,使用的1号木为300CC。在此之前,他使用的Titleist 975D杆头面积为265CC。就在2003年美国运通锦标赛举行的前一刻,伍兹突然决定更换发球木,放弃了杆头面积为300CC的老款NIKE1号木,换上耐克公司新开发的Ignite。这是老虎伍兹在一年时间里第三次更换球杆。新耐克发球木的杆头比原来他使用的所有杆头都要大,为335cc。“我想我已经找到我喜欢的球杆了。”伍兹在星期二举行的职业业余配对赛上说。伍兹认为这个球杆十分稳定,而这是他现在最需要的。另外,该杆的平衡性也加强了。
这一起都是发生在2004年以前,你知道现在伍兹使用的1号木杆头面积有多大吗?460CC。伍兹在改用NIKE以后曾经一度成绩下滑很大,职业球员和普通爱好者的区别就在于,职业球员是固定了姿势而去找适合自己的杆,而普通爱好者则是为了适应杆而去改姿势。一年的低糜,伍兹终于等到了自己又一个巅峰。这是从伍兹自身去分析,在他低糜的那一年里,米克尔森、厄尼等人也纷纷更换了自己的球杆,加大杆头,加长杆身,在开球上距离一点也不逊色于伍兹,短杆和推杆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谁能保证没有运气成分呢?(2004年的美国大师赛上的米克尔森)。
当然谁也不能拒绝1亿2千多万美元的合同,伍兹也不例外,权衡之后,他自然决定宁愿放弃一段时间的成绩而去重新接受一款完全陌生的球杆。
最好的,就是最合适的
职业的发展趋势是引领高尔夫球具发展的主趋势,但是普通的爱好者是不应该忽略自身并不“富裕”的条件——力量、挥杆速度、打球习惯等等。目前发展的大趋势的确是流行大杆头,因为杆头体积的加大,杆身长度加长。众所周知,杆头整体体积加大,甜蜜区自然也加大了,这样,对爱好者来说允许犯错的点加大了。高尔夫里有一句话:“没有最好的球杆,只有适合不适合你的球杆。”并不一定频繁地换杆就是好事。伍兹的好朋友大卫•杜瓦尔在伍兹转投NIKE以后,也由Titleist 975D改投了NIKE的Ignite,改签NIKE前的他一直继伍兹之后稳坐世界第二,而改用NIKE之后名次一落千丈,再也找不回原有的状态,世界排名已是三位数。丸山茂树曾经说过:“伍兹是神,而我们都是普通人。”对职业球员来说,做出换杆决定都要如此大的决心,更何况我们这些“小人物”呢?
四支不能忘记的1号木
有一笑话“牛顿当年看到树上的苹果,很是动心,碍于身材矮小,跳上跳下数次也够它不到,由于苹果已经熟透,自然掉下,砸到头上,付出了头上一个大包的代价,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的牛顿定律”。2002年的Callaway推出了全碳素杆头的C4木杆,虽然这款木杆面市了不到半年时间,但是整个过程很像是上面的故事一样,我们不好说Callaway是牛顿,也无法说C4是苹果,但从此以后复合杆头这个概念出现在了1号木里。Callaway的本意是想做出更轻的杆头,到头来却启发出了杆顶部用碳素材料,杆面和杆底用重量更重的钛材料,从而降低了重心,大大提高了1号木的稳定性和提高了球的起飞角度。
TaylorMade作为高尔夫里的“大亨级”品牌,怎么可以不提?继R5之后,2005年最新推出的R7木杆,在R5原有的两个可移动配重基础上,在趾部又多加了两个可移动配重,这样一来,球员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打出六种不同的弹道。

第二个要提到的木杆是,Royal Collection (美国市场为Sonartec)1号木,提到杆头配重,我们想到的都是可移动的螺丝配重,而Royal Collection则把杆头部底部配重的有效分配,并且把这个结构叫作“H”构造,每一名选手都要根据自己的挥杆节奏的要求而选择到惟一一款适合自己的杆。今年也推出一款侧面为3个可调配重微调弹道的1号木杆。
第三个要提到的木杆就是X-Driver,Bridgestone良好的橡胶技术首次被运用到了木杆上,在它的杆头里,安插了橡胶配重,既起到了配重应有的降低重心的作用,又起到了加大杆头弹性的作用。
变化所带来的短处和长处:
1.容量的增加
长处……甜蜜点增大后,即使打点有移动,也不会损失太多距离。对于初学者也很容易使用。
短处……对习惯小容积杆头的选手,有打感减弱的问题。杆身到中心的重心距离增大,以及杆身增长,致使杆头在挥动中杆面延迟回正。对于力量较大的人,方向性变差。更换稍硬的杆身或改造现有杆身的硬度是一个方法。
2.打击面的高反弹性
长处……打击面的高反弹性所产生的反弹效果,增加了球的初速度。另外,各厂家在打击面的材料使用上,也在寻求抑制球倒旋量更合适的素材,已达到更高、更远的飞行距离。
短处……但对于杆头速度较快的球手,高反弹性的发球木杆,会致使弹道过高,球的倒旋量过大,反而距离下降。因此,要注意杆面角度的变化、杆身长度以及弯曲点的变化与自己的习惯打法适应度。
3.杆身的长尺寸化
长处……杆头体积大型化使得甜点增大,相对应杆身也可增长。理论是较长的杆身在挥动中离心力增大,应该使球飞得更远。因此,从以前的43.5英寸为标准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大多数以45英寸为标准了。
短处……虽然,较长的杆身可以增加距离。但在要求有准确打感的PGA选手或职业选手中,很少有使用超过44英寸杆身的。因此,在球杆的使用中,使用者的水平及所寻求的目的(距离还是准确性)来调整最适合自己的长度和硬度的杆身,这是一个非常个性的问题。
职业球员的1号木变化(因为提到高尔夫自然少不了对职业球员的关注);
自己适合用什么样的1号木(毕竟都是爱球中人,自然少不了对自己的一份惦记);
1号木的发展趋势(理论的东西不能少,毕竟什么都要理论联系实际,才可以做到最好)
职业在为炒做换,在为成绩换
2002年伍兹签约了NIKE公司,使用的1号木为300CC。在此之前,他使用的Titleist 975D杆头面积为265CC。就在2003年美国运通锦标赛举行的前一刻,伍兹突然决定更换发球木,放弃了杆头面积为300CC的老款NIKE1号木,换上耐克公司新开发的Ignite。这是老虎伍兹在一年时间里第三次更换球杆。新耐克发球木的杆头比原来他使用的所有杆头都要大,为335cc。“我想我已经找到我喜欢的球杆了。”伍兹在星期二举行的职业业余配对赛上说。伍兹认为这个球杆十分稳定,而这是他现在最需要的。另外,该杆的平衡性也加强了。
这一起都是发生在2004年以前,你知道现在伍兹使用的1号木杆头面积有多大吗?460CC。伍兹在改用NIKE以后曾经一度成绩下滑很大,职业球员和普通爱好者的区别就在于,职业球员是固定了姿势而去找适合自己的杆,而普通爱好者则是为了适应杆而去改姿势。一年的低糜,伍兹终于等到了自己又一个巅峰。这是从伍兹自身去分析,在他低糜的那一年里,米克尔森、厄尼等人也纷纷更换了自己的球杆,加大杆头,加长杆身,在开球上距离一点也不逊色于伍兹,短杆和推杆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谁能保证没有运气成分呢?(2004年的美国大师赛上的米克尔森)。
当然谁也不能拒绝1亿2千多万美元的合同,伍兹也不例外,权衡之后,他自然决定宁愿放弃一段时间的成绩而去重新接受一款完全陌生的球杆。
最好的,就是最合适的
职业的发展趋势是引领高尔夫球具发展的主趋势,但是普通的爱好者是不应该忽略自身并不“富裕”的条件——力量、挥杆速度、打球习惯等等。目前发展的大趋势的确是流行大杆头,因为杆头体积的加大,杆身长度加长。众所周知,杆头整体体积加大,甜蜜区自然也加大了,这样,对爱好者来说允许犯错的点加大了。高尔夫里有一句话:“没有最好的球杆,只有适合不适合你的球杆。”并不一定频繁地换杆就是好事。伍兹的好朋友大卫•杜瓦尔在伍兹转投NIKE以后,也由Titleist 975D改投了NIKE的Ignite,改签NIKE前的他一直继伍兹之后稳坐世界第二,而改用NIKE之后名次一落千丈,再也找不回原有的状态,世界排名已是三位数。丸山茂树曾经说过:“伍兹是神,而我们都是普通人。”对职业球员来说,做出换杆决定都要如此大的决心,更何况我们这些“小人物”呢?
四支不能忘记的1号木
有一笑话“牛顿当年看到树上的苹果,很是动心,碍于身材矮小,跳上跳下数次也够它不到,由于苹果已经熟透,自然掉下,砸到头上,付出了头上一个大包的代价,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的牛顿定律”。2002年的Callaway推出了全碳素杆头的C4木杆,虽然这款木杆面市了不到半年时间,但是整个过程很像是上面的故事一样,我们不好说Callaway是牛顿,也无法说C4是苹果,但从此以后复合杆头这个概念出现在了1号木里。Callaway的本意是想做出更轻的杆头,到头来却启发出了杆顶部用碳素材料,杆面和杆底用重量更重的钛材料,从而降低了重心,大大提高了1号木的稳定性和提高了球的起飞角度。
TaylorMade作为高尔夫里的“大亨级”品牌,怎么可以不提?继R5之后,2005年最新推出的R7木杆,在R5原有的两个可移动配重基础上,在趾部又多加了两个可移动配重,这样一来,球员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打出六种不同的弹道。

第二个要提到的木杆是,Royal Collection (美国市场为Sonartec)1号木,提到杆头配重,我们想到的都是可移动的螺丝配重,而Royal Collection则把杆头部底部配重的有效分配,并且把这个结构叫作“H”构造,每一名选手都要根据自己的挥杆节奏的要求而选择到惟一一款适合自己的杆。今年也推出一款侧面为3个可调配重微调弹道的1号木杆。
第三个要提到的木杆就是X-Driver,Bridgestone良好的橡胶技术首次被运用到了木杆上,在它的杆头里,安插了橡胶配重,既起到了配重应有的降低重心的作用,又起到了加大杆头弹性的作用。
变化所带来的短处和长处:
1.容量的增加
长处……甜蜜点增大后,即使打点有移动,也不会损失太多距离。对于初学者也很容易使用。
短处……对习惯小容积杆头的选手,有打感减弱的问题。杆身到中心的重心距离增大,以及杆身增长,致使杆头在挥动中杆面延迟回正。对于力量较大的人,方向性变差。更换稍硬的杆身或改造现有杆身的硬度是一个方法。
2.打击面的高反弹性
长处……打击面的高反弹性所产生的反弹效果,增加了球的初速度。另外,各厂家在打击面的材料使用上,也在寻求抑制球倒旋量更合适的素材,已达到更高、更远的飞行距离。
短处……但对于杆头速度较快的球手,高反弹性的发球木杆,会致使弹道过高,球的倒旋量过大,反而距离下降。因此,要注意杆面角度的变化、杆身长度以及弯曲点的变化与自己的习惯打法适应度。
3.杆身的长尺寸化
长处……杆头体积大型化使得甜点增大,相对应杆身也可增长。理论是较长的杆身在挥动中离心力增大,应该使球飞得更远。因此,从以前的43.5英寸为标准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大多数以45英寸为标准了。
短处……虽然,较长的杆身可以增加距离。但在要求有准确打感的PGA选手或职业选手中,很少有使用超过44英寸杆身的。因此,在球杆的使用中,使用者的水平及所寻求的目的(距离还是准确性)来调整最适合自己的长度和硬度的杆身,这是一个非常个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