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说说FUJIKURA杆身的故事

(2006-10-25 16:40:34)

     Fujikura是一家有着30年碳素杆身研发和制造经验的资深公司,期间共设计研发近10000种不同款和特性的碳素杆身,并在福岛工厂的380Y的试打场通过模拟人臂关节三轴运动的机器人的试打数据和职业选手的真人试打的数据对比,在杆身上标明的fujikura独有的【曲率曲线分布图】,更直接地表明了杆身的特性。
   
有一百位高尔夫爱好者,就应该有一百种与之相匹配的杆身。”Fujikura的独特的开发理念支撑着该公司产品的高品质和世界第一的市场占有率。
     
关于原材料的使用,标准碳布近300种,而碳布的质量的优劣以单位面积的抗压张力来区别,最高可抗80吨压力。优质碳布的碳丝均匀度和密度须达到一定标准,可高达2000丝以上。在世界上,90%优质碳布出自两家日本公司,大部分供应航天设施及用于飞机外壳和机翼的制造。Fujikura的基础款碳布来源于其中一家公司,用于zcom的杆身。另外,fujikura拥有自社开发并拥有专利的三轴织物和平织物,用在speeder杆身和rombax杆身上。虽然是碳丝的编制物但也分很多类型,包括使用到了杜邦的开普勒材料。
   
由于每款杆身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使用者的合适度,应咨询fujikura的杆身代理商或专门学习过的技师,特别是speeder杆身,有着鲜明的好恶,对挥杆节奏相符者可增加5-20Y的距离,但不相符者则根本无法把握球的方向。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形容fujikura的三个子品牌的特性:
ZCOM----
如同自动挡的汽车,有些驾驶技术的人训练后,均可驾驭。如果你爱轻松。
SPEEDER-
如同F1赛车,除了技术外还需要些冒险精神。如果你爱速度。
ROMBAX—
如同手动车,冷静地保持绝佳控制。如果你爱控制。

1901    FUJIKURA 橡胶公司创业
1973
开始研究开发高尔夫碳素杆身
1974
开始生产高尔夫用碳素杆身
1991
speeder开发成功
1995
Fly run 发表
1996
  Fiton!! Speeder发表
1997
 Speeder757发表
1999
Speeder成为高尔夫界最流行的碳素杆身
2004
Zcom系列的发表 该系列产品问世已经31
2005
ROMBAX IRON用杆身的开发成功
2002年起FUJIKURA一直在世界各大赛中占使用量第一
2002
    USPGA 51站中45站过23%的使用率,其中13站夺冠。
2003
    USPGA中包括大师赛11站夺冠。
2004
    JGTO11站夺冠,USPGA13站夺冠。
2005
    USPGA中使用率和夺冠数量居第一。JLPGA中主要的赛事中均占高使用率。
2006
    USPGA15场赛事FUJIKURA一直为使用率第一,包括大师赛。

作为一家以技术为中心的日本碳素杆身厂家,在外观设计上中规中矩也符合公司的风格和传统。而你喜欢的在靠近我把部分的有“SPEEDER”组和图案的,为职业款。部分硬度比标准款有一个硬度的区别。更换是要仔细咨询。

   
你喜欢的金属绿色AldilaNV杆身是2004年底到05年较比流行的一款杆身,独特的颜色迎合和很多年轻人的审美。杆身外观的设计,随着杆身品牌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地位的上升,各品牌也会各出奇招,例如:这次展会上FUJIKURA展出的超轻 30g区域的speeder24k镀金杆身。概念源于去年为纪念speeder问世十周年,而推出的限量版“speeder555”,镀金,全球发售555支,每支杆身都有编号。现在人有很多收藏者寻找。

至于杆身价格方面,我看了一本2005年日本的一位著名的球具专家与厂家设计人员共同对全球最新和最有人气的一百款杆身的试打数据和点评:
其中Driver用杆身54 FW&Utility16  Iron30

    从销售定价上来说,fujikura处以中级水平,大概由于实际销售价格与定价的变化不大,给人较贵的印象吧~~

在到工房安装fujikura杆身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fujikura的杆身有三种截裁的方式。效果完全不一样,主要针对使用者的需求。
2
、杆身上有出厂时的单一编号,以备保质期的鉴定和发售地区的检查。
3
、一些知名品牌所配的fujikuraOEM杆身,有原版的近似款,但使用材质要高很多。
4
fujikura在选择得当时,是绝对的利器。


希望各位朋友从中找到无限乐趣先说说FUJIKURA杆身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