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与朋友聚会聊天,他们兴奋的谈到今年的春节他们全家(上海一家人)带着孩子去了哈尔滨,滑雪,看冰灯,吃东北菜,玩得很是开心!我,作为地道的东北人,每每看到有人对自己家乡(在我的心目中,飘雪的东三省都是我的家)的喜爱,心里总会是美滋滋的!并会不厌其烦的为他们介绍我们哪里都有些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希望他们像我一样爱上我的家乡。
朋友讲述了他们去哈尔滨玩得最开心的场景,竟然是我们东北小孩子最常玩儿也最简单的游戏,踏雪。他们的儿子跟我儿子年龄相仿,六岁了,还是第一次来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单单是踩雪,就让孩子开心的不得了。穿上暖暖的滑雪服,置身于大自然中,脚下的白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直接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大人也兴奋起来,放开了以往的管束,和孩子们一起尽情的在雪地中跌爬滚打。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雪地是白白的,厚厚的,跌倒了不会痛也不会弄脏了衣裳。。。这样的生活场景对于生长在大城市的孩子们,包括大人们,那是太难得了!最后,几天的行程结束了,当孩子听说就要离开这个白雪皑皑的世界的时候,竟然嚎啕大哭起来,说啥也不愿意离开,哭喊着“我不要回家!”
由此,我想到了我生长在东北的儿子,每年冬天,但凡降雪,我都会带上他第一时间来到户外,尽情的雪中嬉戏,跌打滚爬,从不斥责。儿子是幸运的,除了这些,滑冰滑雪滑冰车,他的童年是在无拘无束中长大的,他的内心受大自然的影响,一直快乐无比!
在看城里的孩子,尤其南方城市的孩子,没有了白雪的保护,一直在家长们的小心别摔到了,小心别弄脏了衣服的警告声中,警惕而谨慎的成长着,他们从外观上看是干净的,也避免了太多的跌倒后的疼痛,但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又缺少了些什么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理解一下孩子的“我不要回家的含义呢?!”
小小建议:
成长中的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跌倒后的疼痛绝对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宝贵经历,我们应该做的是给予而不是剥夺!哪怕没有白雪的保护!城市的高楼大厦已经约束了孩子的心灵空间,我们是不是应该少一些因为干净等问题而约束了孩子本应自在开放的玩耍。让他们玩的尽情,玩得尽兴,玩得无拘无束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