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读书生活,我还是一番顺利的,唯一的插曲是小学四年级时,在爸爸的带动下,我们全家由生活了多年的山沟沟搬迁回到我们的祖籍大连,同样是在农村,也有大山,但没有了熟悉的山菜野果,一片片农田,种不完的地,还有从此从我的生活中慢慢退去的小伙伴,取而代之的是辽阔的大海,螃蟹,海虾,钓鱼,挖蚬子...十几岁的我拥有了无比快乐的童年,从山的亲切,大海的包容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感谢父母,给了我自由成长和体验生活的空间,大自然影响人远比人影响人来的实在得多了!感谢大自然。
初一的时候,学校开运动会,在没人愿意报名参加长跑的项目时,我被同学们推荐参加了
1500米的比赛,全校一二三年级所有参加1500米比赛的男女同学一起发枪,同场竞技,到现在我也不知那次到底有没有跑够1500米,还是跑了不止1500米,总之,1500米的距离有一大段是在玉米地里跑过的,冲过终点时,我是第一名,是男女合在一起的第一名。全校师生哗然。全校的师生都知道了我是一个跑起来大气都不喘的连男孩子都跑不过我的女孩。
因为这次运动会的出色表现,并在体育课庞老师的推荐下,我获得了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大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的机会,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我在那次有众多体校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中,以4分58秒的成绩获得了1500米的冠军,第一次正规比赛,第一次塑胶跑道上奔跑,还不会做准备活动,更不懂得什么比赛战术,一双软底小白鞋,身高1;56,黑黑廋廋,唯一值得刮目的就是一股子英气,一股子敢打敢拼的精神,这种精神伴我一直走到今天。那时的我,有天赋,但绝对是靠拼搏,才有了最后的胜利!
后来多年的比赛经历,更让我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我们既不能盲目的指望天赋而放弃了后天的努力,也不能只盲目的注重训练,而忽略了一个人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中所存在的潜力,也就是天赋的作用。所以在我向大家阐述我所具有的天赋的同时,我还是要告诉大家,运动生涯里我是幸运的,我入对了行,选择了我到现在都很喜欢的职业,我遇到了三个对我有极大帮助的老师,王时钟(1988年—1991年,三年,大连体校教练,为我在十八岁前打下了最好的运动基础);马俊仁,(1991年—1994年,三年,强化训练,获第一个世界冠军,破世界纪录,被大家认识。); 毛德镇,(1995年—1996年,两年,把我从低谷中唤起,根据我的身体状况安排训练,最终获得永载史册的一刻,奥运冠军。) 感谢他们,他们永远是我的恩师,无论何时何地,永远祝福他们
平安、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