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大学评价(二)

标签:
杂谈 |




本年度中国大学前100名,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优秀的研究1型大学出现集体下滑,终结了最近几年笔者调整指标体系使研究1型大学进入上升通道的趋势,这是笔者不愿见到的。可是,囿于我国大学评价的尴尬地位,在评价较有缺陷但指标体系完全透明且可重复,与评价更准确但指标体系重复较困难之间,笔者无奈选择了前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编 中国高等教育大全(2007年版) 新华出版社 2007年6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编 中国高等教育大全(2004年版) 新华出版社 2004年9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编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编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编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5
[8]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 编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8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年11月
[9]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 编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7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年11月
[10]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 编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6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年9月
[11]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编 2007年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11月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编 2006年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10月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编 2005年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1月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编 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编 200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10月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编 200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3月
[17] 教育部财务司、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 编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2005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年4月
[18] 武书连主编 挑大学选专业—2010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