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图一:粮仓。承载农家丰收的喜悦,仓顶用稻草编织而成,为锥形,仓底为木头或厚厚的垫草,四周由篾席围箍而成,随着粮食的增加,内衬长木固定后逐步加高。这类粮仓当代农村已十分少见,现在农村屋大房大,多把粮食屯积在家中。
图二:石磨。一种粗粮的粉碎工具,主体部分由两片大小一样的圆形石头组成,上片有孔,可放入粮食,能在磨架的牵引下转动,下片固定,上下两片间有规则齿轮,磨架转动,则粮食粉碎,一般磨米、磨黄豆等,在豆腐作坊多用,现在农村还可以见到,其历史应在数十年至百年了,但机械化的粉碎机省工省力,不久的将来,它会永存历史长河的记忆中。
图三:风箱。全部木制作,上端为斗,粮食进口,可以控制粮食的流量,内有风页,手摇而生风,可以除去粮食中的细糠等轻于粮食的杂质。
图四:独轮车。平原地带少见,平原多为两轮板车,独轮利于山路行走,当代应该还可以见到,为农民的生产工具之一。
图五:斗蓬。晴天遮阴,雨天挡水,竹质,内有斗,外有蓬,桐油漆表面,雨过不留痕,经久而不受潮,当代少见。
图六:筛。按筛孔的大小,有量筛和米筛之分,随着手摇,可以分离出比粮食重的杂质,也可以分离精粮与细粮,摇筛是一门技术,随着这类工具的失传,今后会摇筛之人肯定也不会太多了。
图七:蓑衣。防雨用具,以棕绳、牛毛等编织而成,现很少见,多以雨衣代替。
图八:碾。粮食加工用具,山区可见,但用之甚少,原理与平原地带用石磙加工谷物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