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世致用求务实——余姚文化的精神

(2024-03-21 13:59:12)
标签:

余姚

分类: 宁波乡情

虽然已经过去了三百多年,但黄宗羲在四明山中送别弟子万斯同之际谆谆嘱托的一幕,依然那么清晰、那么震撼。这次意义深远的“四明山送别”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让后人对经世致用、家国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黄宗羲是中国伟大的民主启蒙思想家,同时也在哲学、史学、文学、教育等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他曾用三句话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黄宗羲早年奔波四方,投身于抗清斗争。武装抗清失败后,他将自己的家乡——余姚作为“活动基地”,把精力投入于著书立说,对国家兴亡、历史变革进行深刻反思。在“经世致用”治学思想的指导下,他在绍兴恢复了由刘宗周开创的证人书院,在宁波创立了甬上证人书院,还辗转各地,授徒讲学,交游同好,传播思想。

为了坚守民族气节,黄宗羲晚年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康熙十八年,有关机构奉旨礼请黄宗羲“出山”撰修《明史》,他以“老病疏辞”。但想到撰修《明史》毕竟是有益于国家的文化大事,他便请弟子万斯同上京参与。在送别弟子上京修史时,黄宗羲专门将《大事记》《三史钞》《续时略》等著作托付于他。第二年,黄宗羲派儿子黄百家入“明史馆”,又带去了一批家藏史料。为撰修《明史》,黄宗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的举动,正是姚江文化中经世致用理念的生动体现。

经世致用,就是学以致用、求真务实。审视余姚文化的精神内核,始终显现着学以致用的主线,始终洋溢着求真务实的风骨。

学以致用、求真务实,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基础。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之说,就是针对当时人们只知空谈理论而不去实行、只讲经验而不愿有理论指导的弊病而提出的。王阳明也以自己的生平功业,践行着“知行合一”的思想,被誉为“真三不朽”。他以文臣领兵,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举平息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他不动一刀一箭,平息西南边地暴乱,化解民族矛盾,又开设学堂、延师授徒,促进民族和解、改善民众生活。清代学者王士禛这样评价王阳明:“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王阳明是经世致用的典范!

另一位余姚先贤朱舜水同样是恪守经世致用的大家。他从总结明朝覆亡教训、清理宋明理学入手,倡导以实用、实理、实功、实地为主要内容的经世实学,并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政学说。朱舜水突出强调“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他以实际的社会功效作为“道”存在的根据和衡量学说思想价值的标准,认为无益于治世、无补于民事的空谈清议,都不应为学者之先务。同时,朱舜水特别注重实行。他反复强调:“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行之则必至,为之则必成”。这些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经世致用的理念,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余姚学者探究思想真谛、繁荣学术文化,指引着他们投身现实生活,为国为民奉献智慧和才干。近现代以来直到今天,大量的余姚乡贤活跃于教育界、医药卫生界、金融工商界,许多人成为了行业翘楚。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经世致用对余姚文化的深刻影响。作者: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