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西胡氏的王学传人

(2023-02-13 12:25:03)
标签:

余姚

王阳明

分类: 精品小屋

    《姚江烛溪胡氏宗谱》中迁姚始祖千三公的十三世孙胡瀚,十九世孙胡启俊,均是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传承人。姚西胡氏是宋孝宗淳熙中,约1180年前后,由江苏常州迁余姚。过了大约300年,传至千三公十三世孙,有个子孙名叫胡瀚,生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字川甫,号今山。以恩贡任华亭训导,升祟明教谕。

  胡瀚自幼端庄稳重,像成年人一般。有一天,他问私塾老师“学习孔孟之道从何入门呢?”塾师感到很惊异,小小年纪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此孩子将来一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胡瀚到十八岁,就跟随本邑王阳明(1472-1529)学习,辨析涉及致良知的学说。还非常高兴地说:“先生的学说,真是打开了我愚昧不明的思想啊。”王阳明传授给他《传习录》《博约说》,胡瀚回去后思考这些问题,更加有所醒悟。

  他父亲的堂弟胡铎,字时振,号支湖,生于明成化五年(1469),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累官南京太仆卿。并参与明代有名的“大礼”之议。是一个极有思想的人物。胡铎对堂侄胡瀚说:“把儒学放在心上,不可自己欺骗自己。”

  胡瀚秉承家学,“动必以礼”。作《心箴图》进行自我督促,然后用王阳明的学说进行检验。王阳明去世后,许多弟子纷纷讲授“良知”的学说,各有疏说。胡瀚曾与钱德洪、王畿讲学天真书院。胡瀚致仕以后,回到余姚老家。并构筑屋舍,题“松篁小坞”,定居三十年,悉心著书越百卷,名《今山集》。

  又过了270多年,传至千三公十九代孙胡启俊,字秀甫,号肖岩,生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五十三年(1788)副榜,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授文林郎,候选知县。胡启俊幼小时,父亲一直在汉阳、保定等外地经营商业,全靠母亲邬氏护养教肓成人。成年后十分孝敬母亲,为邑中表率。

  胡启俊秉承族祖胡瀚的事业,继续做好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传承人。坚持掌教姚江书院十七年,阐发阳明先生良知之学。

  胡启俊在学术上也很有成就,著有《逸周书王会解注释》《四书正伪》《十三经质疑》等。嘉庆十七年(1812)年编修《烛溪胡氏宗谱》,他还为本邑不少家族宗谱中写序、像赞和人物传记等文章。文:毛云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幸福城市
后一篇:龙抬头春意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