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2023-05-22 14:59:29)
标签:
临沂白沙埠中学兰山区教体局因材施教 |
分类: 教育教学 |
教育-因人而异
有一天,子路(孔子的学生)问孔子:“听到了道理之后就要马上行动起来去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和兄长在,你怎么能不请示一下父兄,自己就擅自去做了呢?”
又过了几天,冉有(孔子的学生)也来问孔子:“听到了道理之后就要行动起来马上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去做吧。”
恰巧,这两次公西华(孔子的学生)都在场,他一听就糊涂了,这不对呀,子路和冉有问的是同样的问题,怎么答案不一样?
于是公西华就向孔子询问。孔子告诉公西华:“冉有做事太犹豫了,优柔寡断,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果断一点。子路做事太鲁莽,爱冲动,所以要抑制他。”
子路的刚强鲁莽,勇敢好胜是出了名的,孔子担心他因此而招惹祸患,所以当他询问“事情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给他否定答案,抑制他的躁动。
而冉有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也是比较出名的,为了鼓励他勇敢一点,所以当他问孔子同样的问题时,孔子给了他肯定回答,坚定他的信念。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
勇者抑之,怯者激之。
高考落榜,对于一个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轻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8年前,我的同学大伟正处于这种境地。而我则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学。
当我进入大学三年级时,有一日大伟忽然在校园里寻到了我,原来,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员了。
"祝贺你——"我说。
"是该祝贺。你知道吗?两年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了,没什么出息了,可父母对我抱有很大希望,我被迫去复读——你知道‘被迫’是一种什么滋味吗?在复读班,我的成绩是倒数第五……"
"可你现在……"我迷惑了。
"你接着听我说。有一次那个英语的张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单词。那会儿我正读一本武侠小说。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是没出息,你不仅糟蹋爹娘的钱还耗费自己的青春。如果你能考上大学,全世界就没有文盲了。’我当时仿佛要炸开了,我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教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说着我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数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17分,今天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张老师,告诉他:我不是孬种……"
3年后,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诉我:教英语的张老师得了骨癌。我去看他,他兴致很高,其间,我忍不住提起了大伟的事……
张老师突然老泪横流。过了一会儿,他让老伴取来了一帧旧照片,照片上,一位书生正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下微笑。
张老师说:"18年前,他是我教的那个班里最聪明也最不用功的学生。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像你这样的学生,如果考上大学,我头朝地向下转三圈……’"
"后来呢?"我问。
"后来同大伟一样,"张老师言语哽咽着说,"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你相信吗?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两个月后,张老师离开了人世。
又过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伟,读博士的他正携了女友优闲地购物。我给大伟讲了张老师的那席话……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伟突然泪流满面。
在那以后的时光里,我一直回味着大伟所遭遇的满含爱意却又非常残酷的歧视。我感到,那"歧视"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对大伟和那位埃菲尔铁塔下留影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人生征途中,张老师的"歧视"无疑是最宝贵最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