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明今年12岁了,从小学习优秀,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但随着年龄的长大,从今年开始却不爱学习了,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开始玩电脑,玩游戏,看电视。因此母亲非常着急,现在发生冲突,母子关系很僵前来咨询。
儿子小明说:打小母亲就给自己报了很多兴趣班,自己不好好学,母亲就惩罚自己,自己现在慢慢长大了从弹钢琴中和绘画中得不到乐趣,因此就不爱学了,现在电视节目很丰富也很吸引人,网上的新鲜事物也很多,对此也很好奇。自己是男孩子,从小爱动,但母亲就是让自己弹琴,管的很严,感觉象给母亲学的一样。
咨询中发现母亲性格比较倔强,很要强,自己在家中是大姐,从小就很独立,坚强。从小就帮助父母照顾弟妹,参加工作以后也是很要强,几乎年年是先进工作者。得到别人的赞誉是通过自己要强努力争取来的。现在做了母亲,仍然用这种方式教育子女。
咨询师问到:你很要强,这种方式对待一个正在成长,逐渐有独立自我意识的孩子是不是给小明压力太大了。母亲说,反正都是为他好,现在不好好学,将来竞争压力这么大,如何生存呀!
但是这种方式在教育子女上发生了问题和冲突,对吧,因为教育看孩子的反应:如果教育引导出现了正性的反应,说明教育是正确的。反之是错误或者无效的,父母应该反思。
母亲也意识到自己过于要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过度要强的个性施加到了教育中。
最后母子达成了协议。
儿子要求母亲:把自己当成一个有独立意识,当然逆反其实心理是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理事情采用的一种极端的情绪行为。而父母的看法应该是子女看法的一种借鉴。因为小明将来要完全社会化,独立首先要摆脱父母的束缚脱茧而出。
母亲也认识到孩子本身有两种成分,一方面想玩, 一方面想学习, 父母只告诉大原则就可以,管的事情越细,实际上是暗示孩子什么都不行,不会管理。而是要将权力交给子女,让其探索,同时要学会用爱的眼光对视来说话,会将这种方式迁移到同其他人的关系上。
欢迎光临: 心网www.xlf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