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术探讨: <五藴心理学>读书笔记

(2007-01-09 20:45:43)

心理学工作者的境界

有缘者:心理学界;哲学界;佛学爱好者;修身养性爱好者

 

心理学工作者愿景:目标拥有丰富的内省经验, 拥有超过常人的心理洞察能力,对各种心理境界具有居高临下的俯视能力和自由出入的能力。对人类心理的不同系统和不同层次以及各种心理现象,能够经纬分明的认识,把握,并自觉自主的调节驾驭。

 

五藴心理学

冷静的同情是研究五蕴心理学的态度。

佛教的创立和来源于: 释迦佛的开悟。释迦佛发现了心理的机构, 并创立了五藴心理学.

 

五藴心理学已经建立两个完整的体系:心理学逻辑性很强的心理学范式(目前西方心理学没的);心理学化的人生信仰。

 

五蕴心理学:主要可分为基础知识的入处界理论;表述心理结构的五蕴理论,研究心理过程的缘起理论和修心应用理论得出,在心理结构,心理过程,人生因果,生命升华,及部分高层心理现象的观察描述,理论和实践应用上取得无可量的成就。

 

佛教的人生修养,是以宗教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圣洁中包含着崇高的价值观;也在信仰中包含着人生的信念,而且在“证道”中还必须经受到对其教理教义的实证检验,这种修行,从客观的立场看,就是修心。

 

目前人群的心理发展水平:

1.        大多数农民,一般职员,受欲望主导。

2.        一流重点大学学生,研究生,知识分子中约半数的人,受理性思维主导。

3.        少数人达到智的主导。

 

人类自心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回顾:

第一阶段:人类最初,以形身为我,连自心也未能自觉到, 与畜生的认识水平差不

          多。

第二阶段: 感觉到心理活动,又觉得是独立于身体的另一种生命,形成“灵魂”观

          念。

第三阶段: 觉得“灵魂”观念把自心实体化是不妥的, 就产生了“心灵”观念,心

          灵观念在地 中海沿岸持续了约三千年, 至今余音未绝。

第四阶段:文艺复兴后,科学精神光大, 对人心也视之为客观现象之一进行研究,

          提出了“心理“概念,“心理”这个概念是冷静的客观观照,以得对象

          之真为目标, 只是冷冰冰的客观“真实”,但不是人性,更高的视角是

          从意义,价值来认识人心,那么意义之新的概念应该是评价的,可转化

          的概括。

第五阶段: 五蕴的命名是一种意义心理学的命名, 这种心理现象在五蕴心理学中不

          再是一个纯 粹的自然现象, 而是一种价值事物,一切心理现象也就成

          为人生的意义食物, 非冰冷冷的科学对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