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周期就像有趣的积木,6-8个周期是最基本模块,通过组合会形成各种周期。不同级别的周期,又像大小不等的齿轮咬在一起,但这是一个经常有缺陷的系统,它并不完美。总体有序,但是次级又偶尔产生无序。
   
就像一天三顿饭是人们最基本的饮食周期,这是总体上人类的饮食周期特征。但是次体上又会存在很多无序,每个人吃饭的时间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但是基本可以体现出大致规律:
   
早饭时间:6点-8点。
   
午饭时间:11点-13点。
   
晚饭时间:17点-19点:
   
当然也有个别的时间规律,就像我通常11-13点是每天第一顿饭时间,17-19点吃的是第二顿,而23点到次日凌晨1点则是第三顿了。
   
周期规律有些时候也会被破坏掉,一些意外的情况会短期影响周期。比如说,我们往往因为特殊情况无法正常饮食,可能会连续断餐数顿。但是如果超过一定时间不进食就会被饿死,所以要想维持生命的延续必须再一定时间内恢复饮食规律。
   
趋势的变化也是如此,周期规律虽然会短暂被破坏掉,但是过不了多久就要恢复。
    如果过了一定时间时期,原有秩序与规律不能恢复,可能趋势会发生较大或者根本的转变。
http://s14/middle/4b2c013fhb2f2ec2335cd&690
现在我们开始阐述下一个问题:
   
趋势一但出现了调整,我们如何确定周期的起点?
   
这是一个简单但是有时又很费脑筋的问题,在多数情况下这个问题很容易确定。但是有些时候,就要靠积累的经验去搞定这个问题。
   
   
1、在多数情况下:市场反弹或回档幅度较大时。
    
通常以调整开始时标志性的高点或者低点来确定周期的起点。
    
起点那根K线就是第一个周期,依次查下去。
 
   
2、在一些特别时候,确定周期起点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比如行情的调整幅度窄小,调整当中高低点又被刷新,或者出现顺势整理的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周期的起点就要靠经验积累。通常开始出现调整时,都会有一个标志性幅度较大的阳线或者阴线。
    这个时候,这根标志性K线往往做为第一个周期。
   
这种情况比如:美元兑人民币走势
   
图表时间:2007年6月14日-2008年1月3日
   
图表类型:周K线http://s7/middle/4b2c013fhb2f2ef2ead86&690
巧妙观察周期变化:
 
 
第一个技巧
  如果想非常方便观察周期
  比如在下跌趋势中,观察反弹周期的变化:
  要善于调整图表时间级别: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日线、周线、月线
  那么怎么选择适合的周期图表呢?
  巧妙运用均线来选择图表。(移动算数平均线
MA)
  你调出一条参数为20的均线。
  然后切换图表时间级别,找到一个时间级别图表,刚好趋势运行在20均线以下(上升趋势运行在20日均线以上)
  这样你就可以用四组时间周期,来解决多数反弹时间问题。
  3-4、6-8、11-13、17-19
 
  第二个技巧:比如下跌行情
  5均线以下运行的趋势:反弹周期不超过3-4
 
10均线以下运行的趋势:反弹周期不超过6-8
 
15均线以下运行的趋势:反弹周期不超过11-13
  20均线以下运行的趋势:反弹周期不超过17-19
  上升趋势也是一个道理
 
  第三个技巧:周期与均线的换算公式
 
顶着某条均线下跌的趋势,或者踩着某条均线上升的趋势,这条均线被成为控盘均线。
  趋势的调整周期通常 小于
3/4×均线参数
之后得出的结果在时间序列里找:3-4、6-8、11-13、17-19、23-25、35-37、47-49
  比如趋势控盘均线是50日
  那么调整周期最多不超过多长时间呢?
  50×3/4=37.5
也就是说最大调整周期为 35-37天。
 
  市场波动的周期规律:
  实际上这套时间序列,不仅表现为N字行为周期规律,并且同时也在市场所有弱势波动中体现出以下规律:
  底与顶的对应周期
  底与底的对应周期
  顶与顶的对应周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