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为什么没有改变的原因

(2011-12-22 10:21:19)
标签:

情感

分类: 心理理论

 

关注为什么没有改变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热线团队的接线员们

  在12月20日的网络课中,我意识到一些不同的东西。这个课在分析我治疗思路的时候,有几个和学员们不同的方向。

 

   在我看来,咨询肯定要先搞清为什么形成了现在的原因,但是未必要从源生家庭寻找,不是说寻找不对,有时候太小的问题用不着从那么久远的年代开始追忆,会让咨询整个变成了考古。咨询的目标是解决,考古要吗,要,但不是作为主要。所以如果用了大量的时间挖掘过去,至少是一个效率不高的方法。

(这个思路和很多不专业的咨询者思路如同一路,他们通常会说给我分析分析呗,分析其实不是治疗)

 

   咨询本身是没有定型套路的。切记,每个案例上来就考古不对,上来就共情也不一定,上来就治疗就更要审时度势了。这么说可能有些人乱了,那么上来要干什么呢?关注问题的核心,你用考古、共情或者治疗都可以,但是上来要判断,这个咨询者更适合用哪种方法。一个内心脆弱有倾诉欲望的咨客从共情入手,一个治疗愿望强烈的人也可以从治疗入手,一个喜欢探究自己的过去的原因从考古入手。但是所有这些方法都是指向寻求问题核心的挖掘。

 

   挖掘到问题核心,其实很有些难度。

   而大多数咨询师只是找到了表层原因,比如:受到了创伤了,过去的挫败了,打击了自信心了等等。这种表达其实很难令咨客折服的。

   有的咨询师前面花了太多时间,挖到表层原因就已经到了1个小时,然后跟咨客暂时的拜拜了。切记,这个时候脱落的可能性相当大。在不能给咨客任何有建设性治疗效果的第一次,咨客也是很难相信第二次能对他起到多大意义的。所以,如果说咨询师说,那你的情况我了解了,等我想想,下次给你治疗建议吧!通常下次就脱落了。

 

  那么治疗起效的核心点在哪里呢?不在挖掘过去,而在于关注“他为什么不能改变现在”。这个是我跟咨询师们最大的分歧。我在咨询中,分析环节是淡化处理的,在我大脑中形成分析,不一定需要表达出来的东西。因为,现在的人,看的书不少,各种分析接触的也不少。分析已经不具有神秘性,就缺乏治疗效果。

 

   而符合咨客个性的治疗建议,却是见真功夫的方面。每次我给的治疗建议是建立在分析基础上,通俗化的表达体。咨客不需要太多理论基础,就知道自己的诟病在哪里,从而建立一套治疗机制去应对。

 

   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分析过自己,社会上流传的各种不切实的分析又扰乱了视听。大多咨询师又喜欢根据病症开药方,所以不具有个性化,这些都是导致咨询没有下回的原因。

 

    我相信咨询者试图改变自己过,但是没成功。我们顺着这个思路要探讨“为什么没有改变自己成功”,是一条找到改变个性化原因的好思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能够真诚地配合咨客寻找到一条治疗方法,这就是我想说的。多关注改变的动机,减少关注形成问题的原因(后者只是为了分析用的)。

 

   希望看到我这篇不够通俗文字的咨询师们或者心理爱好者们畅所欲言,谢谢大家评述!

   能够读懂本文意思的咨询师们,我将不胜荣幸,赠送各位交流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