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报名参加我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人本积极疗法”的很多人,大多问我一个有趣的问题,她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或者说参加了我的培训班,能不能蜕变成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我说肯定不能,呵呵!
也许我太低调,但是想说的我会将最经验的东西跟大家分享,可是最宝贵的东西在自己。一切外界的技术或者经验,如果不能变成自己的,都是白搭。而变化的过程也许需要一次点拨(比如一次务实的培训课程),剩下的就需要自己去感受和实践了。
而困惑于广大咨询师的不是某个技术,而是某类案例咨询的流程。
举个例子,一个婚外恋的咨询,第一次应该探讨什么,什么是不探讨的。一般没经验的咨询师,总觉得给咨询者少了,可能会把全部的东西都给咨询者,其实这样做很可能一次后咨询者就不来了。因为咨询者第一次来,还没准备好如何安排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婚外恋的案例通常持续时间长,而且容易中断。
就好像一个咨客原本今天只想跟你表达一下焦虑,你连她不焦虑以后的事情都跟他说了,咨客记不住,记住眼下也用不上,这就出现了时间的不同步现象。如果你能够帮助咨询者首先排解焦虑,其次寻找焦虑的症结,我以为这就可以作为第一次咨询的主要方针了。最后,给咨客一个小方法,面对再来的焦虑如何陪伴和面对。目标设定为减少焦虑的次数或程度。而不是设定为消灭焦虑(留着下次咨询继续探讨),这样不仅咨客有收获,而且为为二次咨询提供了准备。
在本次培训框架中,我更多教给大家的不是某个理论,而是怎么把某个理论用到你的咨询领域。不了解一个咨询的走势,你会莫名感觉学到的咨询技术难以实现,其实是你没有选对投放你技术的时机。
咨询首先要跟咨询者达成一种可以互换交流的关系。如果咨客不打算前进,你的方法是不可能奏效的。而初级咨询师关注的是自己如何用,这就错了。应该关注咨客,他什么时候需要我用某个咨询技术.....这样才能把一个案例完成。
欢迎大家参加我的最新培训班,地面和网络同期授课。详见博文“人本积极疗法培训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