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咨询者一般准备不足是常态

(2011-03-04 16:31:44)
标签:

情感

分类: 督导纪录

 

咨询者一般准备不足是常态



   我喜欢像拉家常一样,问咨询者一些问题,不过答案不是我想要的,而是咨客比我更需要。有好朋友问我,咨客如果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怎么来咨询?我笑答,咨客大多没有足够心,除非我是他第二个咨询师。

 

   在咨询开始,并不是进入咨询本身,而是先做一大堆前期工作。而这些前期工作,看起来可能跟咨询无关,至少咨客可能觉得是,但却是咨询师必须要做的。随便说几条:

  1、比如先确定咨询者是否来得是时机;

  2、问题是否是心理问题;

  3、咨询师做个预估问题自己是否能够解决等等。

......

   不过,这些问题是藏在咨询师心理的问题,不需要拿出来说,需要自己来证实。就好像,年轻的咨询师总喜欢说,我们要中立的,不能给你建议。这个意思大体没错,但不好这么直接丢给咨客。咨客不了解行业,以为你不想承担或者你没能力承担。要改用咨客能听懂的语言,比如“你的问题我们一起努力,我会给你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不过最后还是需要你自己订”,这样说可能就好了很多。你的助人之意也得到了表达,不至于让咨客吓着,以为找了个棒槌~ 哈哈

 

   还是扯第一段的话题,来咨询的咨客冲动是动力。冲动有时候不是坏东西,至少在咨询上,我以为是件好事。因为,中国的咨客太缺少那么一点冲动了。大半都是能忍则忍,能过则过,到万不得已来咨询,其实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机。所以,如果冲动能把自己带咨询师身边,那么不妨理智看看下回愿不愿意继续就好了!

 

   所以我说不需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大体就是这个意思,真的感觉到病痛时,脑子里唯一想做的就是快速解决,哪里还顾得了要不要穿得得体一点见人,要不要回避一下熟人的注意之类,那些都是次要的。

 

  所以,我的咨询之初,我会辨别来访者是真想继续做第二次,还只是一时之痛。不过,不管哪个,我要做的是,全盘接受。把这个问题交给咨询师吧,好的咨询师会给他一些建议,诸如问题不大,可以暂时不用马上来第二次;或者问题有点严重,建议3天内有第二次,或者按照常规每周一次.......

 

   因为,强迫咨客做无谓的治疗,其实最后损伤的是咨询师的名誉。人都很聪明,故意把问题说得严重,咨客也不是傻子就会比你晚几天知道。一旦识破,那么你丢失的也不是一个咨客,是一个人+他身边数个朋友(甚至还有朋友的朋友们)

 

  有时候,我也会无奈。因为,跟咨客说过了请感觉一下,不好的话别太忍受,按照约定来。不来也可以给我个电话,让我知道你的进展。有个别的就石沉大海了。过了很久给我打电话说,发现问题反复了,前面的咨询及努力白费。

 

  因为,疗效肯定有,但开始却很脆弱的,反复也是治疗后的必然过程。我会提醒,并建议在此期间给予跟踪咨询,这样会巩固。但,国人可能习惯以为心理咨询就跟吃药,一次感觉好了,就好了。这个是绝不可能的。心理咨询改变的是人长期以来的某些不适合的习惯和价值观,这个的养成一般从出生开始都用了那么多年,改变又怎么可能在一两次之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