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陪咨询师咨询

(2010-07-07 15:17:14)
标签:

情感

分类: 督导纪录

陪咨询师咨询

    第一次我和咨客面对,但咨询师不是我。我静静坐在边上,不过还是觉得咨客稍显局促。尽管第一接手案例的是我(我仅仅做了接待,了解了情况后直接转给了我的咨询师)。这次是历经了一段时间的咨询后一次面询回访。咨询师向我汇报说效果发生了明显改变,在博客和咨客留言中,确实我看到了阳光一面,可是说实话“老奸巨猾”的我,不轻易相信一个案例的成功,就像不相信一个案例随便失败一样。

 

   这次陪同咨询,原本不是这个咨客,但我给爱徒一次机会是早有想法的。勤勉、努力又颇有灵气的咨询师,向来很活跃很积极,也很给人正面的感染。但这些虽然是一个咨询师的基础,但这样的人其实不少见,热心太过的人不容易做好咨询师。尤其自己没能力做还要死机摆列地要做,恰恰说明了自己的懦弱与渺小(不具体指某人这里),需要用这个来证明什么给别人看,不够诚,这是咨询师最大的“心理缺陷”~

 

  说回这次陪伴。咨询师做得很规范,先征得咨客认可,然后叫我加入,我与咨客电话过但未谋面过,握手后坐下。咨询师开始了回访,问话开始我觉得咨客超级配合咨询师。两个人配合默契,从严表中我看到的一种愉悦和信任。几个眼神咨客看到我这,为了不让他分神,我尽量不回应他的眼神。久而久之他不看我开始专心咨询(后来还是感觉这样会给咨客一点点压力,究竟我该坐在哪里更好呢?)不过,太完美的互动,总让我心存一点点不真实感,奇怪,我怎么看不过他们那么温馨的互动呢,我有点躁动,不安,甚至逃离,躲避。甚至我刻意想走神一下,不去听他们那么美好的描述,奇怪,这是我当时的感受啊!

 

   不过,很快扑捉到几个一闪而过的不和谐。咨客给我的感觉是“不自信”。我怀疑了一下自己,是不是我一直在等待这个“不自信”呢,所以一出来我立刻就抓住不放。不急,我继续听。既然是回访,咨客肯定要表达如何“有效”,这个不过是前奏,我们的谈话总会被主题所暗示。如果今天不叫“回访”而叫“找问题”,估计开头肯定不会如此美好了,哈哈,我是不是太小气了!

 

   10多分钟的寒暄后,进入到一种问询。看似是新问题,不过听起来还是老现象,还是固化在咨客身上的东西。再往后是更具体的更不自信的东西....40分钟后,咨客的表达已经不那么自信了,在50分钟时,咨询师建议完结本次咨询因为到点了(时间观念超强,赞!)我简单说了个人观点后决定给他们一点单独时间,似乎我觉得这个不该结束还,最重要的应该在我不在的这10分钟里,前面都太过礼貌了双方。我借故离开片刻...

 

   事情过后我与虚心的咨询师做了交流。肯定她这两个月的成效,并建议再做两次。是两次不是无限次,好的疗效背后有依赖。咨询师的气质很符合咨客的需要,这种需要在治疗时间内是榜样,但给的治疗时间太多就是麻药。咨客最后留给咨询师的话,明显想打破咨访关系,这也正是一个不良警告。说明这个咨询感觉太舒服了,太阳光了,太给人一种需要感。如此这个氛围,是一种温床,让幼苗长大,同时扼杀娇嫩的小苗苗抵御大风大浪。

 

   可是,坐在对面的是个成人。显然温暖太多了,面质太少了;太保护咨客了,就依赖了!

   事后咨询师说受打击了。我觉得自己还算温柔吧,哈哈!肯定她的功效,一个进步神速的疗效,多打几个问号,没有原因是不可能进步太快的,太快未见得是好事也!突然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个咨客,摆明着问题解决了,又给我说一件件小屁事出来,我问他你打算我们一起探讨这些事情吗,他说不用我自己能搞定。我说也是,否则你想说也无妨,反正我咨询不便宜,都是付费的......让他意识到我不打算做你的心理保姆,而且还是高“贵”的男保姆哈哈~

 

    念本案例的特殊性,建议咨询师再免费两次,若还是依赖过重,转介到收费咨询或者终止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