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检验 就无法实现

(2010-02-22 15:15:31)
标签:

文化

分类: 督导纪录

不能检验 <wbr>就无法实现



 

    昨晚接到一个咨客电话,由于是申请免费公益咨询,我转交给公益联盟咨询师了。从咨询者的语速来分析是个急性子,下意识觉得她的咨询目标应该会不切实际。就多问了一句你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她的咨询问题是自己会很在意别人对她的负面评价,觉得活得很累。而目标她说,希望通过咨询实现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也可以一笑了之,可以豁达;我已经安排了咨询师,不便说多,但我说咨询师会跟你商量这个目标的。她随即问我白老师你以为这个可否。我说在我个人看你的目标定高了,别人骂我我还生气呢,干嘛要一笑了之呢?我们是人,就应该有对情绪的反应(从心理健康层面看)。而你是个较难听进反面意见的人,怎么可能通过几次咨询就变得如此豁达呢,会不会不现实?其实,你只要做到对别人负面言语减少自我伤害就可以了,然后再说豁达。你跳步了......

 

    其实,我做了一个工作就是细化咨询目标,从咨询师的经验中可以窥探到咨客的目标定得急于求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绝不可以因为理解就认同这个不切实际。咨客听明白我的意思说,对那个目标可能是10次以后达到,她能坚持。我说,那好我们订为你的终极目标,但是在达到终极目标之前,总有很多次级目标需要达成吧,那样才能最终实现你心里的大目标。光一个坚持是很难的,比如刚才我说的先达到不受伤害,再变成豁达可以吗?也许我们就可以给自己预设一个目标在5次以后实现减少伤害,那样你10次时就可能实现豁达了。

 

说“坚持”

 

   “坚持”这个说法,又是我们国人的大话。坚持,本身是需要忍受的,忍受暂时无法实现而必须去做的。坚持几天也许可以,坚持久了,人就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撑得住。我们的教育总推崇那些超我东西,却很少关注人内心的另一面。人是喜新厌旧的,喜欢变化和讨厌枯燥的,人需要不断有小小的鼓励和成就感,才会愿意继续走;如果说一边是只有坚持一路走过,实现终极目标;另一边只要有了一点进步就得到奖励,也是实现那个终极目标。你会选择哪个呢?咨客,身在问题中,他的坚持和毅力本身就在经受考量,他们不如一般人坚强,那么我以为他们需要的鼓励比需要的坚持更适合她!

 

   如果你把大目标化成小目标,每次你还告诉咨客你成功获得了小目标,你比过去有了进步,他会不会更愿意坚持下去呢?而且让他自己明白,为什么,并可以检验自己,那么他除了可以肯定自己,还会更加信服你的咨询。所以,咨询中除了细化目标,还可以随时通过目标是否达成,告知咨客你走到哪里、你为什么有了进步,你如何检验进步。这样咨询,不仅可以确保有效,更可以防止问题反复。

 

检验目标

 

   其他暂且不谈,就说“检验目标”。我看到咨询师们有人跟咨客设定咨询目标为“不再害怕”。那么我想问,这个目标如何检测,咨客如果有很确定的害怕对象,那么就可以通过再次出现此对象时,通过咨客自我感觉到的害怕程度是否降低,来衡量进步与否。比如,我有个咨客“电梯恐怖”,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上电梯可以不再恐惧,但是阶段目标需要降低。我们要想这个目标之前,咨客会有什么改变呢?比如我发现咨客为了回避恐惧,总要有人陪伴上电梯或上电梯后必须与人说话,防止自己联想起恐惧,最终实现电梯恐惧。好,那么我们的阶段性目标就出来了,你可不可不需要陪伴也敢上电梯,这个时候你还会恐惧,但不至于恐怖到你想逃离电梯,这个目标是不是比终极目标要近一点?再往下减试试看,在不需要陪伴之前咨客还可能有什么过程呢?

 

   咨客如果从以前每次必须有人陪伴入梯到不需要陪伴但还恐惧,其中可不可以让她试试每周5天有1天没人陪伴,再到2天、再到3天、4天。每个阶段性目标设定为2周或更长来稳固,让咨客自己愿意往前走而不是完全被咨询师逼迫。这样看来,我们的阶段性目标就会被细化成了很多步骤是不是。你看一个简单的有目标恐惧的案例,阶段都可以如此细化,并可以检验。更何况一个空乏的恐惧,就应该有更多的细化和谨慎。

 

如何检验“幸福”目标

 

   当我看见咨询师与咨客设定目标为:感觉到幸福,感觉到快乐......我背后就一阵冷气,这个幸福感你如何检验,咨客又如何检验,你们两人统一过吗?感觉这个玩意,最容易无法量化。如果咨询者与你关系不稳定,完全可以在本来已经康复后还说我没感觉到“幸福”,因为你们两从来就没统一过目标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倒不如你可以设定一些很具体的进步,比如咨询一个不敢说话的咨客,目标是敢于说话。那么再具体,敢于在什么时候,跟谁说什么话。也许咨客说我最怕当众发言时说出我的观点,那么好这个具体目标就容易制定了,就是在下次开会,咨客敢于发言,而且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大家怎么看,都能表达出来,这就可以作为目标,也很容易检验。

 

   不能检验的咨询目标,实际上是给自己挖陷阱,也是对不起咨客。人的心情本来就是波动的,跟咨询师咨询后就好了,并不能说明咨询成功,也许同样的问题最近恰好没有机会爆发,而你的耐心和陪聊,正好抚慰了咨客孤独的心。而下次再出现同样的情境,问题一定会就范。不是不报,时间未到,哈哈!

 

检验可以是行为、心理或信心

 

   所以,制定一个目标,不仅可以量化,更要容易检验。最重要是让咨客自己检验。我做咨询,不怕咨客反复,也不怕咨客拿我给出的检验方法来衡量。因为,只有用事实证明过去的难题现在不再是了,那才叫作咨询成功。我会提醒咨客,一个检验方法除了事实检验还可以进行心理检验。比如说我咨询“虫虫恐怖症”的年轻女孩,她不敢看,看了恐惧,急速躲开;那么我说你可以检验,如果咨询后,你看见了虫子,依然浑身不自在,但是没有了躲开的行动,这是一种成功“行为改变”;或者你急速躲开了,脑子中虫子的感觉没那么强烈,只是觉得有点不舒服说明恐惧级别降低,这是一种阶段性心理改变,同样是成功,最终也会不再躲避虫子。还有一种检验进步,还说那个电梯恐怖症,咨询后她还会恐惧,但是她知道一会就会过去,那就恐惧吧,没什么了不起的,这是一种安全感的提高,同样也是成功,最终她会彻底不再恐怖电梯。

 

    如上这些可以检验的咨询效果,我让咨客去体会,每当他们达到了,下次会跟我讲他们有多开心,我接着给他们补充心理上的原理,强化这个概念。要让咨客知道自己是如何战胜自己的困境,记住方法、体验过程,掌握心理学理论。这样一个咨询下来后,类似的问题咨客都可以触类旁通,无须花第二份钱。因为咨客不是仅仅收获了鱼,更明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工具如何打鱼!

 

   联盟的朋友们,看了这篇博文,结合上一篇博客,你就知道了细化目标的意义,方法;还有如何制定一个可以检验的目标了吧?那好,没来及制定目标的继续制定,制定了无法量化和检验的呢,改造目标。最好,你们能把自己达到目标前可能出现的状况分解出来,随时用可量化可检验的目标告诉自己进步到哪里,如何做到的,为什么会做到,好吗?

 

   难道我们做的成长作业,不正是一次对自己的咨询吗;下次拿来对咨客一样好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紧急探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