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像你,你还不乐意?

(2009-09-16 18:00:33)
标签:

情感

分类: 婚姻与恋爱专题

孩子像你,你还不乐意?


    来自博客的几个咨询,让我有点手忙脚乱。刚从中科院心理所回来,就是两个案例,博士论坛很精彩,也看见了从昆明过来的春禄博士。我参加了他的课程,谢谢邀请。所里老年心理研究室的韩老师,讲得很精彩。回来后,就是下面这个案例了:

 

孩子的事还是妈妈的事?

   咨客是个三十冒头的妈妈,字里行间透着对孩子的关切。孩子的自残行为,着实让这位善良的母亲不能理解。由于我只有40分钟的插空时间,跟她说明,赶在我下一项工作之前结束问诊。可是很快,孩子的自残现象,似乎已经不是妈妈的主诉,变成了她的血泪史。说实话,我不是学前心理学出身,对于太小的孩子,是我亟待补充的知识。但是问题一旦转移到大人身上,我就立即有了方向。呵呵,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的问题,就是大人问题的投射,转移探讨重点,并不是在转移问题本身。

 

关注跑题的力量,好强

    这位妈妈,说话总是跑。虽然她说敲打不快,可是我却要经常左右她不要说跑题。呵呵,好强的力量。我的感觉在告诉我,她需要一个倾听者,也可理解她少了一个倾听者。这个思路,让我探索她究竟有什么不能跟家人们分享呢?我跑题了吗,不,咨询其实要围绕主题,寻找周边。你只要切题,不必马上去碰最难啃的地方。往往你在周边很容易找到松软的地方。孩子奇怪的现象,我闻所未闻,如果我上来就直扑主题,这个问诊一定失败。

 

    原来,她蒙受很大的家庭压力。在了解到这些时,咨客明确告诉我,我恐怕是极少知道的人,于是我决定不公开这一段在博客。好,不能让她在短短的时间内发泄这些压力,我还是随时建议她把问题绕回到你与你老公怎么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似乎,这个建议并没有给我带来突破。原因是父亲的教育是缺失的,是简单的,甚至有些负向。那好,我很快转移到咨客本人的教育上。当咨询师在一个思路上发现了困难,不要过多浪费时间,可以换思路。

 

对峙咨客的“优点”而不是找她的问题

    既然咨客来咨询,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肯定她的性格在影响孩子。好了,在获取了很多周边信息后,我决定尝试跟这位很有洞察力的母亲直接“对峙”。我在赞扬她的“优点”,她习惯忍气吞声,习惯大包大揽,习惯忍辱负重。为什么决定用这种思路呢?因为我发现,我在表达的时候,她在猜我的用意。很明显,她的敏感超过了,我对于语言的控制细节上。她是有敏锐洞察力的人,太好了。这样的人不需要教导,属于一点就透,讨厌别人说教的类别。那好就用适合她的方法来咨询。

 

   我不停地在表达孩子会像你今后,对老婆好,像你一样承担家里的重担。“不行,我不要他变成我。”咨客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她问我,难道改变的是她而不是儿子吗?我不置可否,这话是她问她自己的,不是问我的根本,我不需要代替她。当她想改变时就是时候,当她觉得不是时,就不是时候。

 

    我发现妈妈的做法是不接受自己的。一方面希望孩子今后不要像自己一样,一方面还要坚持撑下去这个家,做着违心的自己。我说你看起来还算心理健康,可是却在默默承受重大的压力。你的儿子很乖,他在帮助你承担,他甚至不像别的孩子应该淘气,甚至不跟妈妈发脾气,但他学会了自残~......


自残的心理学意义

    我问咨客,自残代表什么。她说软弱、没自信、......好多我都想不起来的词,厉害吧。“自残”代表就算我承担不了的也要自己来,绝不能让别人受到伤害。宁可让自己受伤,不能让别人说我不行......太小的孩子,竟然有这么强悍的力量,我猜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该为孩子觉得伟大,还是可怕呢?是不是很像妈妈的行为习惯......

 

   今天,咨客跟我聊得很开心。我似乎干了一件坏事,颠覆了好多她心里原本认为好的东西。但至少,我让她看见了她内心的矛盾:她不想让孩子像她一样“优秀”!这次咨询,其实我只做了扰乱,呵呵,还算不上是扰动。只能算是打破了平静,需要给她时间让咨客重新找到平衡点。也许还需要点痛苦的思考。但我想,如果你自己能找到新的平衡点,孩子也会随之找到合适的自我角色,不必为大人承担他这个年龄根本无法承担的东西!

 

     走好,朋友,希望有一天孩子是个独立的人,他就是他想成为的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