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成长诀窍

(2008-09-19 22:18:41)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论

    自前面“我们多半听不懂别人真正说啥 ”博客贴出后,得到很多博友评论,在此感谢。同时,更要感谢华夏心理的老师,下午就给我打了电话,问询心理沙龙是否找到合适的场地,如果需要可以回母校。我在那接过热线的小屋,那还是热线刚刚正式对外,在那里我接受过热线的培训。我想如果现在有华夏毕业的咨询师,我也会回去给他们无偿讲解我对咨询的体验,跟师弟师妹毫无保留。

 

    最早在刘明老师那里略闻关于心理咨询基本技术的课程,虽不曾亲身感受,但以为可操作,可传授;后与姜筠老师那里又深入探讨过她的培训课程,可传播,可做成样板教材。现在的咨询界越来越务实,重视基本功一定是件好事。对于咨询师我也曾经讲过基本功课程,但以为效果亟待与两位前辈学习。不过,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并不热衷于此了,为何?重复,一样,教材化,当基本功做成教材,就意味着你讲、我讲大致不会太不一样。总喜欢搞点不同,我常常问自己,如果我培育一个咨询师,和两位前辈培养的学生呢?他们的阅历是我欠缺的,那我培养的咨询师就一定欠缺吗?我当然想说不是,那么用什么来证明自己呢?

 

    想了很久,至少我认定一点。当一种教学模式被演绎和大众化,那么这种教学就不再是秘密武器了,机器生产出来的是标准件,个性在这样的教学中似乎不易被放大化。我进而暂停了自己对于标准化的培训思考,想如果有人来学基本功我愿意介绍给两位老师的咨询机构,如果在那里能得到实习的机会,足够的督导,那么成长也一定是必然的。而我还是喜欢个性化教学,势必我需要摸索一些不一样的思路。我坚信如果咨询者是个性的,每个都不一样;咨询师也同样。

 

   咨询师的成长有两种,第一先打造成标准件,然后再发展个性;第二直接沿着自己的个性发展,不足的随时可以补。我的思路明显属于后者。换句话就是,如果一个有潜质的咨询师,成长基本是自己的事情,而引导要看师者的功底了。我不太欣赏本国的基础教育,当然更不看好高等教育。在全世界排名,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极端落后的,国人的创造也是全球倒数的。是什么束缚了人的创造,我不情愿说,但不可否认刻板的教育,是不能完全推卸责任的。

 

   成人教育或准成人教育(大学教育),似乎个性也欠缺。这里完全没有诋毁前面两位咨询师的培训路线,以及众多跟他们一样的咨询师们,只是在表达我思考的不同,呵呵!在我看来,咨询师分两种,其中一种是必须得到前辈指点才能上路,必须跟随咨询机构才有案例可做的,那么他们适合集中参加以上这种课程和实习。另一种自然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成长,随时随地都可以,只要有案例做,其实身边案例无数,从来就不缺乏案例。

 

   后者一定是少数,这也是针对那些有灵气的,有潜质的未来咨询师的培养计划。我很喜欢这种思路,而如果有这样的咨询师真的出现在我面前,他的成长速度是跳级的,我也有信心传授他一种适合他,也只适合他的方式去成长。一旦此人领悟了其中的秘诀,就可以很快丢掉我这个拐棍。只需要与我不定期聊天,就完成学习。咨询师是一种被动感受工作,而教育者才是主动感染别人。当你变得足够容易被感受,你的成长就变得很轻松和较少挫折。

 

   也许我没说明白,咨询师的气质是需要点天份,但性格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在从计算机行业正式介入心理行业之初,要做的就是更多和此行业的人聊天。至今,要做的也是跟行业精英们,前辈们聊天,学习不过如此!在聊天中,去感受他们的内心,让自己变得敏感。换句话就是,试着去看看那些比我先走入这个行业的人,他们是个啥样。我当然不会变成他们,也从来不想变成,也变不成,呵呵!只要去感受,我的身心就会被感染,就会变得有他们的感觉,也许是接了他们的灵气吧!

 

   所以,真正的学习感受,在每天,在每个时刻。告诉自己要成为最好的咨询师,那就从每时每刻都提醒自己是咨询师,至少与一般人不一样,去感受咨询师独有的气质类型。不必刻意模仿,只需要去感受,不管今天感受的也许跟明天不一样,都没关系,只要不断告诉自己,自己就是咨询师,很快就会成为最好的咨询师。每天都找各种方法,让自己更快成为最好的,那你一定比别人进步的快,这不是魔咒,这是一种趋向力。当你满脑子都是与心理咨询相关时,你的大脑结构就会跟一般人不一样,当然不是走火入魔那种。

 

   比如:有个咨询者问我,我工作不好,经济出问题,情感不顺,怎么办咨询师?作为咨询师你应该怎么回答?不是恼怒,也不是真的告诉他或问他哪里出问题了?你只需要用你的职业敏感来判断,这是个伪案例就好了。因为,每个人的不顺心都是有一堆的不顺心。而真的想解决问题的人,也一定是想一个一个解决。而这个提问者明显夸大了现实,把问题搞得自己难以对付,这是个骗局。人就是这样,当把小问题放大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告诉自己无能为力。所以,对于提问者的真诚度,首先就应该提出质疑!很有可能提问者根本没指望能够有解答,或者有解答也等着推翻你!

 

   所以,你会发现咨询师的思路,与一般回答者不同。我们就提问者的问题表面不感兴趣,关心的是他为什么要这么问,他的动机是何,他想从中获利什么?这个思路,其实这个思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路。我们不过是被表面所蒙骗,而咨询师要做到的是定力十足,精准的辨别,广博的阅历和雄厚的知识和经验。

 

  感谢博客很多咨询师同仁和心理学爱好者。如果你有志于此,也是我所描述后一类的潜质者,我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指导每人1次机会。具体要求和方法如下:

  本月提供咨询师们免费一次 咨询督导机会

  个体督导:将以咨询师本人的素质为起点,通过我对案例的理解,提供弱项指出,强项发扬的策略。

  督导方式:电话沟通、邮件发案例


   督导内容:

   提供一次案例督导,通过案例寻找你自己咨询的破绽


    到本月底前,过期不侯,且每人仅1次机会,不重复。
    联系方式:报名者直接电话报名01086675246,邮件:baijingxiang@163.com 发来探讨的案例


    主动打电话若遇急事不能接听,请换时间打

  此活动为短期活动。活动解释权归本人所有。

(活动时间:08.09.19---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