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咨询者互谈感觉

(2008-08-27 09:07:28)
标签:

文化

分类: 咨询技巧感悟

    又一个女咨询者跟我约了下午的时间。怎么说呢,咨询者通常在与我沟通愉快后喜欢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白老师,您对我的评价或感觉如何?”记得我在跟实习生探讨过,咨询师要做两件事,一是总结,二是感觉。两者使用的方式和时间不同,先说“总结”,通常是在咨询完后,静下心来咨询师用逻辑来判别这个咨询做的如何;而“感觉”就好象咨询师的眼睛,时时刻刻,即时即刻都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去丰满自己的感觉。如果咨客随时问,可以把当下即刻的感觉表达。当然,强调当下,就是因为感觉是会变得,随着咨询深入,这种感觉一定会不断变化。咨询师若始终抱着初始的印象不放,或者想把咨客归类到自己的经验系统中的某类人群,这样就很容易武断!

 

    所以,感觉要灵敏还要不保守,勇于接受推翻前面的感觉。我建立一个人的感觉通常不会在1小时之内,换句话就是说在短时间内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能真实,带有主观色彩太浓。比如她的外貌很像我的好友,就容易产生好感,影响判断;若咨客长得像自己曾经不喜欢的人,道理同前。所以,人的感觉在开始是不可控的,人吗,接受这个规律就好,我要做的就是小心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感觉,感觉有可能错误,那么把错误的感觉告诉咨客或用来作为评量咨客的依据就会有风险。

 

    其实,我很喜欢跟咨询者探讨这些感觉。上次,那个雨天,咨客的临时预约,下午我还要去看足球现场,所以不得已安排到了中午。咨客在与我探讨感觉的时候,非常诚恳地暴露给我她的想法说:“白老师如果你对我提出的问题,让我感觉到不屑一顾或不投入对待的话。我会很有礼貌地说,先到这里吧,我们下次再谈!”我先是冒冷汗,不过立刻就很欣慰她的反馈对于咨询师太重要了。这分明是在赞许我的耐心、投入不是,呵呵!咨客自己以为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或以为在咨询师面前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不存在小事。每个个体都是鲜活的,我个人由于不走心理病理的路,所以较少给咨客归类。由于咨询师的经验才会觉得别人处理某些问题上不如自己,但这一条不能构成我们的轻视理由。因为知道问题,但不知道如何协助咨客解决问题的咨询师,说句夸张的话,是绝大多数咨询师的难题。

 

    如果一个咨询师轻蔑了咨客的问题,那也许他认为这个问题他早就做过,而且做得很成功。换句话就是说他把此咨客直接等于了过往案例的成功彼咨客。这种经验主义,很直接地给咨询师带来职业的倦怠和兴致缺乏。但是,初级咨询师又往往很喜欢如此,这样他会觉得安心,放心。所以这里就有矛盾。让自己开心做个面对负面情绪的咨询师,又要调用过去的经验系统治疗。不,不矛盾,经验永远代表过去。记不得某个流派的创始人说过的咨询技术要不断往前看,过去的总结对于现在已经好多不适用了,唯独可以有助的是那些基础的理论。看了这句话,很为他的人品翘大指!

 

    所以,在结合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去探究这个个体的个性因素,是一种负责的表象,同时也防止我们误以为自己正在重复性地做相同的事情,而导致职业倦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