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几个案例,让我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憋屈。有咨客为了男友的"空头支票"苦苦等待,不,应该说是傻傻等待;还有的为了伙伴的不对现许诺,期待终日......
做不到的就不要随便说,说的就要做到,说了做不到也给自己或对方一个最后期限。细细想想,我们每天每个人都在对别人说些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好哇,明天我请你吃饭”;“...没问题,你明天回来我们聚聚...”可是明天到了,却早就忘记了自己的言语。
还有就是最近跟某计算机高手请教何为“及时响应”,某机构与小公司签了一个协议,在协议中明确指出“24小时响应”。可是机构一方出问题就打电话,对方确实说我们立即抢修,可是这一抢修就是几个24小时甚至一、两个月做不好。机构方问你们这是什么服务,这叫什么响应?小公司说我们只要在你发生问题24小时内接了你的电话就叫响应了,电话一响我就应啦!晕~,摆明是撒谎,一枪毙之的心都有。
当随意许诺,欺瞒诈骗等行为成风;当不对现的习惯深入每个人的骨髓,其实这种现象根治很难。我们咨询中有个所谓“社会疗法”,但如果把一个从没有这种习惯的国家的小孩带到某个如此成风的国度,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被这个社会改造,甚至忘记了源本。当然,这正是社会疗法的悲哀,和不可控的局限了。
那些跟我一样忠贞认为,对方给予我的期望,犹如给予我对他的信誉生命。其实早已死亡的他,却总装出要给你希望。有些人被这种假希望骗了感情和精力,当然如果我要有能力识破他,在先期也可能被毒害过,才体验深切。心理学把诚恳和撒谎放在了一个人最佳和最差品质的两端。不对现的承诺其实就是一种欺骗,只不过他表面鲜亮,伪装的极其华丽。本质与撒谎无异。而这种撒谎是一种习惯性“灵魂”撒谎。我们说不怕故意做坏事,这至少说明他知道那还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就怕不知道自己在做坏事,那是习惯化,灵魂深处没有矛盾,失去了道德分辨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