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版心理咨询师

(2008-01-28 11:06:06)
标签:

教育

分类: 督导纪录
     人是向快乐的人。所以,我们会以为快乐是生命追逐之本,痛苦需要回避。在行为疗法中,练习放松,通常是首先让你感受紧张。因为,放松是相对于紧张的。不知何为紧张,就不会享受放松之快。比如说,用力握紧拳头,用力时紧张,再松开,就是放松;深度呼吸也是,吸入使胸腔充满的气体,是体验紧张,呼出是体验放松。疗法不过是一种技术,但是疗法背后却博大精深。用一个经典技术而失败,除了使用不当外,最重要是莫把疗法当技术。习武练功,不是重在练武,而是重在练功。道理如出一辙。行为疗法尤其如此,他表面简单,但道理深入。其他疗法同样,治疗技术如武打套路,每个人都能学会,但每个人用出来的效果却千差万别。
 

    所以,有些咨询师,在拿证书后,好追求一些看似神秘或快捷的咨询疗法。试图可以走捷径,这简直就是笑谈,荒唐。不注重个人人品发展,不培养个人看问题的敏锐度和辩证等等,带着一身未解决问题,就要上阵,迟早自己害了自己。咨询师要学会三点,即可行遍天下。

 

    第一、善于从别人那里吸取自己所需。中国的心理督导制度暂时还不健全,而且要花很多的银两。要碰上个真有本事的咨询师,我相信中国藏龙卧虎,不算太难。但闷在茶壶煮饺子的咨询师不是少数;一肚子学问,讲不出来的学者也大有人在;外加还有猫教老虎学艺,藏一手的人,更不乏少数。怎么办,就要学会见人自通或半通。

 

    咨询师的水平增长,是可以从言谈举止窥见一般的。别听宣传,看真人。与一个真正的大师交谈,可以感受到他的敏锐、深邃与不强势。你不会感觉到自己渺小,不会感觉到不安,更不会感觉到紧张......他传达给你的感觉,我实在找不到一个词能概括,如果一定找一个那就是“舒服”!

 

    没有比舒服感觉更好的了。如果你能与让你“舒服”的人作你的老师外加人品没有任何问题,那你会有收获的。即便他不能给你系统的课程,但只要你跟他相处时日,你就会发现自己在变得豁达或者向师(向着老师的方向发展)。将教学融入到交谈中,是大师不知觉的力量。如果你感受到了,说明你适合他来开你的窍。从适应上是匹配了,另外责任心和保守度,需要继续观察。

 

   第二、善于自修和学习间接经验。师傅领进门,点播和互动的时间很少。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事。某同学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说,培训完还应该有后续的实习,督导。乍听起来都对,中国有多少事情是应该而没到位的呢?如果因为这些应该暂时又没有到位,你就拿了证书等着“应该”,我想后辈们不会等,错过了个人成长的时机,损失的还是自己。现在实习机构也不充足。那么自己要给自己创造条件,路是人走出来的,心理咨询的前人还不多,来不及铺路。那就学会自我修行,学习别人的成功与失败吧!

 

    某拿证书的咨询师常说,这也不好,那也没有,所以我就成不了一个合格的临床咨询师。我想这人干脆别做咨询师了,没人请他做。喜欢外归因的人要做咨询师,具有先天的“缺陷”。因为他和咨询师的自修,自我成长,恰好背道而驰,相互抵消。

 

    间接经验是我们的宝藏。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常说咨询师的阅历很重要,但是却不能把生命的所有阶段和事情都经历。那么借鉴别人的能力,就是所谓的间接学习。养成积极思考,养成不断问自己为什么的习惯。看到新鲜的的事情发生,不要仅仅去凑热闹傻笑,而是在凑了热闹也笑了以后,以一个咨询师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事情为何会这样,甚至可以预测一下。如果过一段时间有机会证实你的分析和推测,并且正确了,就成为你的收获,错了也同样是收获。

 

    所以,那些深居不出,好读诗书不行路之人,不是现代版的好咨询师。治疗方法容易落于老套,留于习惯中。东西搁置久了会发霉,人学的某些东西也是要时不时加入新鲜。所以这最后一点就是,将拜师学来的,自修的,间接学习的,统统用于当下的咨询去!好刀只有上阵才叫“好刀”,只有有用才值得珍藏,那些打造出来的所谓好刀,不用闲置、深藏的也最多是历史文物,赏玩观赏一下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