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人定性改变难

(2007-10-10 07:18:03)
标签:

健康/保健

分类: 我的心理个人成长
    人的成长一旦定型,又没有过大的刺激或个人夙愿,做改变是很难的。我看到过自己的胆小,但要让自己胆子大一些,首先是没太大必要,其次要让一个成人推翻自己早已惯常的性情和习惯很难,而且需要一段时间的定型。所以,对于自己身上的小问题,我以为接受比改变更有意义。接受了,就不认为是所谓的问题了。因为“问题”是人为定义的,而非必须改变的。
 
    但是,人们往往很难自知问题,并还会坚持错下去。那些阻碍人发展,或者说阻碍自己想发展又无法发展的习惯行为或思维观念,可谓是“障碍”。“障碍”意味着或克服或迂回或停止。而我以为停止最轻松,但最无奈,意味着你止步于此;克服最勇敢,但要花大力和精力时间,冒风险;而迂回则是接受又变通,正所谓接受、认清,带着问题先上路。人们即便做到这点,其实也一定不易。
 
    我们往往遇到所谓的“问题”出现,会首先想到去解决掉他,他是个坏东西。于是精心设计克服它的种种方法,不要以为成年人的伟大就可以超越孩子的能力。其实我们面对自己,承认自己,改变自己的能力是比孩子差的。因为,做错事情的孩子,如果愿意改变,是很容易推翻自己的过去,而我们成人不行或很难。
 
    成人的思维随年龄固化、定型。即便做出改变的愿望,走出并改变依然很难。而且过去的行为还总会不时出来干扰。比如说,我习惯性把看过的书随便摊放在桌子上,一本一本地,妻看到了就会说我怎么不能把书看完就放回书架呢?她一说,我才发现桌子被我搞得很乱,又不懂得收拾;于是我下定要改变,可是当看书进入状态,忘掉自己的时候,书桌又被我变成地摊,哈哈......
 
    就这么一件小事,他也是要与自己的惯常行为作抗争,通过不断地重演、外界警告、自我提醒、内化行为。经过一两个月,我的这个行为慢慢转化过来了。但,看似定型的行为,也许在某一天忘乎所以,就又会出现过去的倒退,但已经是偶尔中的偶尔了。所以看到了吧,不是自己不想改变,而是改变之难可谓人性使然。
 
   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人性规律,事半功倍。刻意、强迫性地去纠正自己的某个行为,也许在短期内有改变,但是就如同中医所谓减肥越快,反弹越快的道理一般。改变的首先是接受,而不是怨或恨,那是不接受自己,是一种负面反作用。改变如果是快乐的,就会在不经意间变化,而非痛苦地抉择。人的性格是长期定型,按照规律也是长期才能调整的。看不起别人,就是不接受自己。不能容纳别人,也同样是不能接受自己的不足。外显的情绪,都可以内观自己的对应。看到的怨愤,对应自己心灵深处的不接纳。但很遗憾,人们通常喜欢观外而不擅长内观。
 
    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不是,却极少看到自己的不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性中有自我美化的潜意识。人性中,还有把想象虚构成真实的自动行为。
 
    举例说,咨客做完咨询了,高兴的走了。咨询师往往可以幻想咨询者好了,因为他是高兴地走的。但是这是虚构的而并非事实。不过,这个虚构的幻想对咨询师是一种认同和激励,有好处。因为,我们只能看见咨询者是带着笑脸走的。你既不能肯定他三个月后问题不反弹,也不可能就完全确定他的笑脸没有一点对你的尊重,对你的伪装。你只看到的是笑脸的行为本身而已,所以把未来设想的好点,对于咨询师倒是最好的肯定。我们往往愿意这么想,而不愿意认为笑是装出来的,走出房间就会同样如初哭丧着脸。这就是人性,人性中的自我完美倾向,每个人都有。
 
    所以咨询师要看什么,要怎么认定自己的成功呢?是不是不容易看到未来,我们谁都无法预知未来。我们只能从他现在的状况揣测未来,而不能去定格未来。当然,即便未来出现了不好或更不好,那么也不一定与我们的咨询有线性的因果关系。这便是咨询,你要敢于认可现在,并敢于面对不快的未来。
 
   把未来看的美好是自我的保护,是人性的惯常。但我们若懂得我们往往喜欢看那些美好的,却有时候会忽略自己的不足,就可以用来不断提醒自己。提醒自己那颗想不断成长的心,如果你有心,那就去了解人性本然,接受人性的习惯,擅用这些为我所用,活的明明白白,就会成长的更快更好。
 
   因为你看到的你,未必是真实的你,试着带着求证的眼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