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和几个好朋友畅聊。认识了几个新朋友,也加深了老朋友的了解。老朋友是新认识不久,不过却在同版发表文字超过了半年。相见如早已相识,故称之为老朋友。认识各种心理咨询师久了,心里就会有定势。其实我们心理咨询师有很多臭脾气,自我防御性强、开放不够,呵呵,不能再诋毁下去,要不没法在圈子里混了。而这个心理咨询师却超脱的很,在他面前,我到照出了我的保守,我的固化。
我叹服他的文学、中医、历史、禅学等各方面无所不达。他的精分、完形、心理剧疗法,诸多我之欠缺。也许恰似咨询的路不同,彼此认可对方的作品已久,所以交谈中总有太多的互补,又没有本质的冲突。很难得跟某个咨询师,我能又服,又接纳的。
探讨彼此的咨询案例中,我们吸收了几个旁观者一起沙龙。既然是他的朋友,小白刚开始虽还拘谨,不过很快就自然了。从早先自己学习的咨询疗法,慢慢过渡往短而快的疗法靠近。有失败,也有个人的体会。跟朋友说出来,发现同样的案例,策略可以那么不一样。因为我走不了他的路子,所以我走自己擅长的。其实咨询本就多路,殊途同归罢了。
探讨我的几次“惊险”案例,都是在后来咸鱼翻身。某咨询者问过我,用什么疗法解决的,我坦言说不确定,什么管用,用什么。不过,我的擅长和喜好会促进我,也会局限我。离神经症越来越远,靠一般心理问题越来越近。
只记得咨询中,遇到较大的阻力,就及时更换疗法。咨询本是无常法的。每个人除了咨询目标是一致的,咨询原则是一致的。达到目标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掌握两个以上的疗法,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