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平血案,心理干预勿忘目击者

(2010-03-29 10:32:46)
标签:

it

分类: 新知茶座
南平血案,心理干预勿忘目击者

新京报《新知周刊》

发生在3月23日的“南平血案”,让很多人痛心不已。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痛心之余,也不免要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考量这个事件可能给每个人带来的影响。类似的重大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后,大家通常都会意识到要对受害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尽快走出痛失亲人的阴影。但也有一些人,相对较容易被忽略 ———他们就是灾难现场的目击群众。

在看这次事件的报道中,我注意到很多周围群众的反应。有些人表现得亢奋,且久久不能平复心里的紧张。还有一些在事件中心位置的人,比如那位参与搏斗面部尽是伤痕的保洁员牛大姐。在她的叙述中,不仅仅能听出她回想事件的那份不安,还能发现对未能救下孩子的自责。他们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人。很多人觉得,他们没有被卷入悲痛,他们是幸运的。然而,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些旁观者的心。

这次事件发生在一个小学校门口,当时目击群众最多的就是孩子。这让我想到了很多以前的例子:“法大弑师案”的目击者、上海商院事件的目击者,还有最常被人提及的 “9·11”事件目击者……当一起突发事件发生后,其实最为轰动的也不过几天,顶多一个月的时间。当一切在外人看来趋于平静之时,心理工作者却往往觉得这时候也是危机潜在。

我曾经参与过一次类似的心理干预工作。在某高校出现自杀事件后几天里,一切善后事情都已经处理完毕。不过,事发班级的老师和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过去了,老师和学生的情绪并没有明显好转,担子似乎要比想象中的重得多。学校于是请来了心理咨询师,分别和一些情况较重的人谈心。开始时,很多人都不愿开口。咨询师于是采用眼动治疗法(EMDR),借助暗示手段帮助来访者说出心里积压已久的悲哀。结果发现,相当部分学生的内心都积压了很深的痛苦,向咨询师哭诉,认为死者之所以选择自杀都和自己有关,因此终日生活在内疚和自责之中;也有一些男生表示,死者最初在课堂上就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如果自己能及时阻止,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突发事件现场人群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既不属于事件核心,也不脱离事件主体,因此这一群体不如犯罪嫌疑人、受害者(及其家属)那样备受关注,如果自身无法调节好情绪又不愿意寻求外界帮助,那么便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件。如果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出现危机事件,现场群众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即便发生新的伤害事件,也很可能会被人忽略掉是这起危机带来的隐患。当然这一点,也逐渐的被我们所认识到。前段时间北京大兴发生连续杀人事件后,有关部门有意识的组织心理工作者到案件发生的社区进行宣传和咨询,有效的进行了心理干预和支持。

□蓝枫(天津 心理咨询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