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封面故事 |
阅兵枪械中的“牛头犬”
新京报新知周刊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0/04/B08/b08a04cb005.jpg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0/04/B08/b08a04cb006.jpg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0/04/B08/b08a04cb007.jpg
对比“常规布局”的03式(上)和“牛头犬”95式(中)自动步枪,以及05式微声冲锋枪(下),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的不同。
无托式枪械又被叫做“牛头犬”(Bullpup)式枪械,它的特点就是没有枪托。一般的长枪都需要能够抵肩的枪托增加稳定性,但是枪托会大大增加枪械的长度。于是有设计师开始思考,把枪械的机械结构放进枪托里如何?这样就诞生了“牛头犬”式枪械。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取消枪托之后,全枪长度大大缩短,弹夹安在哪里呢?这就带来了“牛头犬”式枪械的另一个显著的外形特征:弹夹放在扳机后面。
1901年第一支“牛头犬”步枪诞生,而第一支真正现代意义的“牛头犬”是1951年英国设计的“EM-2”自动步枪。1977年,随着非常成功的奥地利产步枪AUG的诞生,“牛头犬”的概念风靡全球,诞生了法国的FAMAS、英国的SA-80等一批“牛头犬”。我国也投入了这个潮流,推出了著名的95式5.8毫米自动步枪。
在国庆阅兵中,我们看到海军陆战队手持的就是95式自动步枪。
在水兵方阵中,我们可以看到95式自动步枪的缩短型95-b。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牛头犬”的特征:没有枪托,弹夹在扳机的后面。海军官兵在舰上工作,执枪远射的机会很少,所以用短管步枪防身是不错的选择。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0/04/B08/b08a04cb001.jpg
水兵方阵手执95-b自动步枪。
在特种部队方阵中,我们看到中国“牛头犬”家族的最新成员———05式5.8毫米微声冲锋枪。“牛头犬”的短小精悍正是特种部队最需要的。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0/04/B08/b08a04cb004.jpg
特种兵方阵手执05式微声冲锋枪,可以看到“粗大”的枪管,那是它的消声装置。
“牛头犬”结构能在保持枪械威力不变的前提下,把全枪长度缩短25%。但它也有固有缺点。因为没有枪托,抛壳口距离射手脸部相当近,滚烫的弹壳容易造成烫伤;因为机械结构在扳机后面,所以保险旋钮等部件也通常设置在扳机后面,不易操作;而且有些“牛头犬”还存在瞄准基线过高,射手头部暴露面积大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关于“牛头犬”的优劣一直是枪械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世界陆军三强德、美和俄罗斯都未大量装备“牛头犬”。在今年的国庆阅兵队伍中,我们看到空降兵方阵拿出了最新装备的03式自动步枪,它的结构和95式自动步枪基本一样,只是从“无托”改成了“有托”。03式的枪托可以折叠,部分抵消了枪托占用全枪长度的问题。03式自动步枪的装备给了我军战士一个新的选择,而且“常规布局”的81式自动步枪仍然还在我军服役,相信未来“牛头犬”和“常规布局”枪械将会在我国共存。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0/04/B08/b08a04cb002.jpg
预备役方阵手执“常规布局”的81式自动步枪。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0/04/B08/b08a04cb003.jpg
阅兵村里拍摄的空降兵方阵手里拿的03式自动步枪,明显看到枪托是折叠的。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刘铮 本版图片/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