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分类: 视野 |
爬虫馆饲养员的影集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
来源:新京报
(乔轶伦是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虫馆的工作人员,每天跟冷血动物打交道的他怀有超出工作的热情。他从2003年开始拍摄两栖爬行动物,然而发现多数两栖爬行动物有着极好的保护色,很多在自然环境中拍摄的照片不够“美”。于是,乔轶伦开始在摄影工作室中拍摄两栖爬行动物。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res/1/20090822/32051250952634054.jpg
斑睑虎排队“走秀”
这种斑睑虎原产中亚地区,如今经大量人工繁殖,已培育出很多色型的品种,成为了较受欢迎的宠物蜥蜴种类。虽未经专业训练,但第一次集体登台的它们竟能“排队走秀”,向人们展示着它们亮丽多变的外表(图1)。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res/1/20090822/16831250952634070.jpg
钝尾毒蜥
这种蜥蜴有毒!全世界将近6700种蜥蜴中,仅有两种有毒,大名鼎鼎的钝尾毒蜥就是其中之一。它橙黄的“外衣”上布满黑色斑纹,本身就是一种警示色。拍摄时,助手戴着厚厚的手套轻触了一下它的尾巴,在毒蜥转头,张开大嘴威吓之时,拍摄者按下了快门(图2)。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res/1/20090822/24251250952634070.jpg
奶蛇有很多亚种
看似不同色彩的四条蛇却都是一种蛇的色型变异。北美洲的奶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16个不同色型的亚种,遗传学家利用不同色型间亚种的杂交,培育出了更多色彩绚烂的人工品种(图3)。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res/1/20090822/46821250952634070.jpg
角花蟾及白化种
这两只蛙是两只来自南美的角花蟾,俗称南美角蛙,所不同的是右边那只是白化种,被称之为黄金角蛙(图4)。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res/1/20090822/78961250952634054.jpg
滑疣鳞蟾的滑稽姿态
这个大嘴巴的怪物学名叫滑疣鳞蟾,俗称圆眼珍珠蛙,平日里栖息在水底。没想到被请到摄影室里却一反常态,不可思议地用纤细的四肢撑起了肥胖的躯体,并不断发出像小狗般的叫声,这种行为甚至在书籍中都未记载过,拍摄者迅速地为它拍下了这难得的一刻(图5)。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res/1/20090822/74471250952634085.jpg
地龟吃小白鼠
摄影室照中大多是动物的形态照,为了避免画面单调,利用一些驯化好了的动物还可以拍到反映动物行为的片子。比如这只地龟,拍摄者饲养它三年之久,最大的特点就是“贪吃”。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人上菜,它的胃口总是那么的好(图6)。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res/1/20090822/56761250952634085.jpg
绿雨滨蛙就像“憨豆”
来自澳洲的绿雨滨蛙登台后,自觉地摆出了这般姿势,它那幽默的表情让人不禁想起了英国喜剧里的那个憨豆先生(图7)。
本版撰文/摄影 乔轶伦(北京动物园两栖爬虫馆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