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拇姬
拇姬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61,024
  • 关注人气:1,77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新星:宇宙中的超级巨星

(2009-07-15 13:29:46)
标签:

it

分类: 封面故事

恒星晚年绚烂爆发 肇造黑洞以及各种重元素
宇宙中的“超级巨星”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 来源:新京报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xjb/res/1/20090712/85501247332071544.gif  
超新星爆发之后,向外喷射出γ射线以及其他物质的示意图。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xjb/res/1/20090712/59001247332071544.gif  
哈勃望远镜在2004年拍摄的仙后座A,第谷在1572年观测到它,当时它比金星还亮。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xjb/res/1/20090712/86291247332071559.gif  
超新星有多亮?图中左下角的超新星SN 1994D,亮度足以与附近的NGC 4526星系一较高下。 
 
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xjb/res/1/20090712/23021247332071559.gif  
蟹状星云是一个超新星遗迹,源于1054年天关客星爆炸。该事件见载于《宋会要辑稿》。
 
 
参宿四在15年内变暗15%。这个奇怪的现象让科学家们猜测,它可能会在一个较短(其实对人类来说很长)的时间内变成一颗超新星。那么,什么是超新星呢?简单来说,超新星就是宇宙当中的“super star”。

 

1 太空悲剧大爆炸

 

超新星爆发非常亮,其瞬间亮度经常能超过整个星系的亮度总和,在几周或几个月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在这个短暂的爆发周期中,超新星所释放出的能量,比太阳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释放出的还要多。这种大爆炸会让恒星中的大量物质以1/10光速的速度向外扩散,冲击波会激荡周围所有的物质。冲击波裹挟爆发前就已经在超新星周围的气体外壳和灰烬,让它们也加速向外扩散。

 

天文学家推测,有好几种机制都可能激发超新星爆炸,其中包括突然加大内部能源供应,也包括突然停止内部能源供应。

 

红巨星即将走完自己辉煌一生的时候,它内部的核能快要燃烧殆尽,产生的热量已经不足以维持它庞大的体积,其主要的物质可能因为巨大的引力而发生坍缩。在坍缩的过程中,引力势能会转化成巨大的热能,把星体外围的物质向外推。这个过程就像一出悲剧,在它的核心瞬间发出巨大的热,让它的其他部分快速远离,并同时发出强烈的光。

 

在这样的爆发发生之前,红巨星的外部开始发生不稳定的脉动振荡:恒星半径时而变大,时而又缩小,稳定的主星序恒星变为极不稳定的巨大火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也越来越趋于不稳定,忽而强烈,忽而微弱。一些天文学家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参宿四,正是这样的。

 

第二种情况则是一个白矮星不断吸收周围物质,让它的内核温度和密度不断上升,以致引爆碳燃烧过程。在几秒钟之内,白矮星内部的一部分物质会发生核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而引起超新星爆发。

 

当然,超新星爆发还有其他几种可能的机制。超新星的“超”字可不是白给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谭有恒说,超新星和新星的区别在于爆发能量的显著不同,前者是后者的几万倍,所以前者突然增加的亮度也是后者的很多倍。两者的机制也完全不同,新星的爆发不像超新星那么激烈,最终也不会造成一颗恒星的灭亡。

 

2 形成奇怪密星体

 

超新星爆炸让恒星死亡了,那么爆炸之后会留下些什么呢?答案是中子星和黑洞。

 

在红巨星坍缩过程中,恒星物质中的电子并入质子转化成中子。星体剩余的物质形成一个直径大约只有十余千米的球。组成这个球的物质,密度超大,1立方厘米的物质便可重达10亿吨,火柴盒大小的物质,需要96000个火车头才能拉动。中子星虽然很小且不发光,但它可不是冷的哟。天文学家估计,中子星的表面温度就可以达到1000万度,中心能达到60亿度,而太阳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都不到。

 

中子星还有一个奇怪的性质,它可以发出像时钟一样准确的脉冲。1967年,天文学家偶然接收到一种奇怪的电波。这种电波每隔1至2秒发射一次,就像人的脉搏跳动一样。人们曾一度把它当成是外星人的呼叫,轰动一时。后来,英国科学家休伊什(Antony Hewish)终于弄清了这种奇怪的电波的来由。原来,中子星的旋转速度极快,磁场又极强,所以会因为电磁转化而向外发出电波。由于其磁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磁场旋转时所产生的无线电波可能会以一明一灭的方式传到地球,有如人在眨眼。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第二大的星体———名列榜首的当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洞了。超新星爆发后,如果星核的质量超过了太阳质量的两三倍,那它将继续坍缩,最后成为一个体积无限小而密度无穷大的“奇点”,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围绕着这个奇点的是一个“无法返回”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边界被称为“视野”或“事件地平”,而区域的半径则叫做“史瓦西半径”。任何进入这个区域的物质,包括光线,都无法摆脱这个奇点的巨大引力而逃逸,它们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深渊,永远不可能返回。谭有恒说,在许多恒星系的中心也有一个因引力坍缩而形成的超大质量黑洞。一些科学家怀疑银河系中心就是一个黑洞。黑洞虽然“黑”,但并非完全不能被探测到,比如当物体被黑洞吞没时,会因为互相碰撞而使温度上升到几百万度,并发出χ射线和γ射线。在宇宙中,只有黑洞能使物体在密集的轨道上加速到如此高的速度;也只有黑洞才会以这种方式发射χ射线和γ射线。

 

3 穿金戴银全靠它

 

超新星爆发后,向外发射很多“宇宙线”。谭有恒说,宇宙线是来自宇宙深处的高能粒子,它的组成包括太阳系中所有的各种原子核。在超新星爆发后,粒子会经电场加速、磁场加速,后来又有冲击波加速,把它的速度加速到接近光速,形成高能宇宙线。

 

那么,宇宙线打在人身上会产生什么作用呢?谭有恒说,它们打在身上会有一系列作用,太多就会把人杀死,而微量的宇宙线却能够帮助人体产生营养物质。那么,超新星爆发会对地球环境产生影响吗?谭有恒表示,完全不用担心这种问题。超新星喷发出的宇宙线大多是沿着它的旋转轴心方向。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轴并不指向地球。而且超新星大多离我们很远,由于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物质和磁场,这些高能粒子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偏转,正好打到地球的数量并不会太多。而进入太阳系之后,太阳的磁场,也就是所谓“太阳风”会把它们“吹”走。地球的磁场也会使它们偏转。最终,大气层还能降低它们的能量。和太阳射线对我们的影响相比,超新星爆发对人类的影响将是微乎其微的。

 

不过,超新星爆发却给我们带来另一种重要影响,那就是产生重元素。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初期的大爆炸形成了氦、锂等轻元素,之后它们通过聚变形成更重的元素。在所有元素中,比铁轻的元素都能够通过聚变释放能量,而重于铁的元素的形成过程则需要吸收大量能量。所以聚变形成的最重元素就是铁。科学家一般认为比铁更重的元素都是由超新星爆炸形成的。所以,如果没有重金属元素,也就不会有金首饰和钨丝灯泡,也不会有核反应堆了。如果电视购物的推销员知道了这一点,他们聒噪的宣传过程或许会变得有趣一些:“现在,你可以把来自百亿年前的辉煌佩戴在自己胸前!”或者“天呐!为了这串项链,一颗恒星都爆了呀!”

 

■链接

超新星发现史

 

古代中国人将新星和超新星叫做“客星”。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新星记录出现在春秋时期。最早的超新星记录大概要属《后汉书·天文志》中的记载了。这颗超新星在公元185年12月7日出现,到公元187年七八月间才消失,总共持续了大约一年半。

 

最令人瞩目的超新星要属《宋会要辑稿》中记载的1054年出现在天关星附近的那一颗。后来,人们在这个位置上发现了蟹状星云。1921年,天文学家推算它的年龄只有1000多年。人们很自然就会推想蟹状星云可能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所射出的外部物质扩散形成的。谭有恒说:“我们老祖宗发现了蟹状星云超新星,现在那个口还开着,放出宇宙线”。

 

2008年,天文学家发现了278颗超新星。不过,其中大部分都要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用肉眼能够观察到的只有6颗。1987年2月23日,天文学家在大麦哲伦星云中发现了一颗超新星,这是自1604年以来第一颗用肉眼能看到的超新星。如果参宿四爆发的话,我们也能用肉眼观察到它。除此之外,天文学家们认为,位于船底座的海山二(150倍太阳质量,7500光年左右)、位于天蝎座的大火(15倍太阳质量,600光年)、位于室女座的角宿一(260光年)等著名恒星都排列在这张超新星等待表上。

 

新知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刘铮 本专题感谢:谭有恒(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