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改永远在路上

(2025-01-06 07:40:47)
标签:

得下功夫啊

分类: 计划与执行


   这学期的《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我一改去年让学生从我发表的论文找不足的作法,换了比较实际的选题。以前发表论文前我都修改3遍以上,最后到编辑部的编辑加工时还能找到40处不规范,这个正好作为标准答案,发给学生我的最终提交版,按学生找出的不足多少给成绩,平时占20分,找到一处不规范2分。

   今年改为给我明年要申请的基金报告找不足,其实这个报告因为打磨了5年,每年修改3次,我们已经修改了15遍。18组不同的学生从他们的角度找不足(能看出有13组认真地读了报告),最终有30处我可以采纳,吓我一跳,我本以为今年修改后报告已经完美无暇了(只是为了放心才让学生查缺补漏的,更多地是给个成绩)。这是报告只要看,就能找出不足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修改永远在路上。

   以前的作业就是为了结课,今年的作业将授课与科研结合了,是非常好的尝试,以后都这么做(学生除了找不足要成绩外,也可以额外学习如何撰写基金报告,为毕业后自己写奠定了基础)。

   这使我想起了给学生修改学位论文(写此句时我内心的背景乐是:这使我想起了二哥的弹弓叉)5年前我修改了3遍的基金报告提交到网上系统时我自评为90分,经过总计15次修改后回头看,假设每次修改能提升3分,现在值96分,那么第一次提交的报告也就值60(96-12*3),给自己高估了30分。想利用这个寒假给5名今年6月要答辩的学生修改学位论文的,想着给他们多修改几稿,结果部分学生给我发微信,说他们刚放假就都要回家了,保证在家里好好写学位论文(我持怀疑态度),可能学生像我当初一样自信吧,给自己高估的90分,在现实面前可能就值60分,而平台上低于75分就要延期答辩了,所以,我分享我基金撰写的经验,让学生们重视起来,先苦后甜啊,我是为学生操碎了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