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给研一的学生M修改了第一篇英文论文,修改出98处不规范或错误,然后要他举一反三的修改后再投稿。
也不知道学生们是否真正地理解了我的举一反三修改要求。
(1)
我标出的错误或不足有些是一类,我在论文中用红笔一般只标出几处,然后要举一反三改地修改没标出的部分;
(2)
再认真修改出我指出不足的3倍后投稿,一次就中的概率大于90%,否则就不断地被拒稿,根据专家意见修改,直到达到我初次修改的3倍后就被录用了,在我们团队是平均被退3次。
(3)
自己不能短期内修改多次,可放几天后自己再看,或者请第3作者帮助修改,修改20处以上,否则不要给其署名。
不管怎么说对于研一的学生能在我集中指导后的2个月内提交一篇英文论文初稿,这都是重大胜利,尤其是我在修改中文稿第2稿后提出的补充改进建议在英文稿中都有体现,值得表扬,但也不能骄傲,有2点要批评一下:
(1)
我修改出错误的一半是专业词汇的翻译,而这些我都给出了专业词汇表,学生没有对照并使用,不应该的疏忽啊;
(2)
我去学生实验室指导时,我说你的英文稿都快翻译一个月了,有点慢啊,得加快,现在辅助翻译工具这么多,翻译都这么长时间,不应该啊,学生告诉我,马上就翻译完了,并说:老师,我是不是翻译完就直接投稿了,要不要发给您看看啊。我说:这是你的第一篇论文,这么自信啊,什么是要不要发给我看啊,那得必须发给我看啊,你的发了6篇SCI论文师兄,写作都成手了,论文发给我,我都能找出10处以上的不足。事实证明,不是要不要发给我看,是要不要发给我几次修改的问题,你自己细心,中文稿我改2次英文稿我改1次就OK了,不细心,改5遍心里都没底啊。
就是拼更细心、更耐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