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
(2022-05-29 11:06:04)
标签:
学科以准为主逐渐进化 |
分类: 导师的工作及研究 |
今天上午在网上听了一个学科建设相关的学术报告,是学校组织参加的,报告人说我们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这一点我感同身受。
我原来是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一流建设学科带头人,新的聘期学校进行聘任改革,对于一流建设学科重点支持,以二级学科来聘任学科带头人,这样可以多聘任一些学科带头人,我被聘任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我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应该是控制学科科班出身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主要就是交通行业和控制学科交叉的,对于我校的航海背景来说,主要就是航海学科和控制学科的交叉。
如果从1993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来看,虽然也是做船舶运动控制研究,但航海和控制的交叉占比应该为2:8,毕业后购买了6部航海类的专业教材补充学习及系统强化了一遍航海的专业知识,航海和控制占比变为3:7了,后来从自动化教研室调到航海学院聘任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开设了《船舶建模与控制》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通过备课进一步夯实了航海的基础知识,这时航海与控制交叉的占比就为4:6了,然后通过做航海类的科研项目和与业内实践类专家深入的交流等,航海与控制的占比就变为5:5了,5年前航海类出版了新教材,我又重新买了一套深入学习,航海与控制的占比变为6:4了,航海的占比首次大于控制占比了,这时呆在航海学院才是真正的名正言顺了。
现在再评审很多船舶运动控制类的论文,感觉80%的研究离航海实践较远,比较控制,但在10年前没有这么明显的感觉,说明自己的航海占比提升了。
工作了30个年头,航海的占比提升了4档,平均7~8年提升一档,主要是工作环境的熏陶加上主观的努力,成长是缓慢的,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大部分很难速成(与现在的要快速见效是矛盾的)。
我现在指导的个别研究生,本身是航海科班出身的,但写的论文比较交通或比较控制或比较数学,就是航海味儿不浓,我是该高兴呢还是该郁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