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格式审查越来越严格了
(2021-08-25 09:32:01)
标签:
把简单的事儿做好不容易啊 |
分类: 研究生的素质提高 |
最近我有两名学生的两篇论文因为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各被要求修改后重新提交2次,这充分引起了我的关注。
其一是因为我讲授《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别看这些格式讲起来及做起来都不难,但一次性全部做对的人不到5%。使我想起了白居易学佛的故事,很多三岁小童都知道的事儿,但八十老翁做不得。应该对照参考文献的模板修改一遍,然后再下载一篇所投期刊最新论文,再对照一下,这样能加深理解其理,都修改后再提交。顺便看一下其他的格式,如图表的表现形式等,要举一反三才行。
其二是都被提醒了一次,就2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就弄不明白了。所以,还要再细心,多观察,总结规律。要耐心、再耐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这也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和机会,坚持走下去,就会成长。
其实:SCI数据库有专门的插件,能自动生成所投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不过,有时也不是100%正确),年轻的学生要学习一下,我写的书中有专门介绍,百度一下也可以。
我个人觉得要求格式规范很有必要,但现在的要求有些过了,过犹不及。比如:论文还没有被录用,过分强调参考文献的格式不太合适(大部分论文被退两三次才能被录用,各英文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又不完全相同,所以弄个国际标准很有必要,投国内期刊其参考文献格式有国标,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等论文录用以后,再让作者修改参考文献格式,如果修改后还有一两个不规范,编辑人员帮助修改一下,这样就会更好。以前投稿,编辑部帮助加工可能占20%,现在可能95%以上都由作者完成,对于编辑部来说,作者是弱势的,所以,只能听话,一遍一遍地修改格式,你将之当成磨练的过程,就会心态平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