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研究生论文内审不通过
(2020-06-12 11:00:14)
标签:
内审没通过申请复议 |
分类: 计划与执行 |
以前研究生答辩,学生都怕被抽中外审,觉得外审更严格,不通过的概率更大,但今年情况发生了改变。
有6篇论文在内审时被自己学院的教授给打了不通过的成绩。因为我是学科带头人,这些学生的导师替学生出头,都向我反馈。
我看了这些专家的评审意见,说心里话,评审真认真,为了说明学生的论文不及格,都写一页A4纸的意见,10多条(90%非常好),我这里相信,从这些意见看,学生的论文是不合格的。评一篇论文就给200元,写这么多意见得评审2,3天,个别专家还重复学生的实验进行验证或重新推导公式发现学生的结论不正确,像这样认真的专家不多了,学院和学科应该给予保护。
但我还得安慰导师,如果觉得不及格冤枉,可以向学科申请复议,也可以不复议接受专家的意见而警醒学生,认真修改论文,2个月以后再答辩,可能论文就上了一个档次,能力也大幅度提升了,不一定是坏事儿。
我对导师说,我相信专家给出的意见是中肯的,我个人观点是,如果严格审查,现在只有1/3的研究生论文能达到我心目中的合格水平(预答辩后2名优秀的学生都不敢送教育部平台外审,旁证了我的观点),你自己评价学生的论文水平在中上档(还发表了1篇小论文),那就意味着在35%~45%之间,因为刚好遇到了严格且较真儿的专家评审,所以,给不通过属于正常啊。当然,防疫期间是否放宽一些要求,这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导师在我的劝说下,逐渐冷静下来,就不会激化矛盾。今年是防疫特殊时期,学校为了方便补做实验的研究生,授予学位的会议会增加两次,学科也会照顾这些同学,如果有必要可在7月22日和8月28日左右增加两次答辩。学生只要对用人单位说,因疫情期间补做实验而晚答辩就不会影响就业。
最后6篇论文中有2篇发表了SCI论文的申请学科复议,4篇推迟答辩。以3种态度来评价两篇复议的论文:A.从严态度、B.正常态度、C.防疫期间的宽松态度。
从严态度:分别58和56分,这是给不通过的专家态度;
正常态度:分别68和66分
宽松态度:分别78和76分,如果我从教育部平台收到这两篇论文,这也是我打的分数。
对于修改后的复议论文,因为修改时间不长,只是修改了简单好改的地方,也有些能改的细节没有修改,所以,我从3种态度上的修改分加5分,考虑简单修改后,即使按最严格态度也达到了合格,且两篇学生都发表了小论文(不到20%的学生能发论文),所以,我给两篇复议的论文都通过。震惊的是,另一名外请专家给这篇论文的评分:第一篇相同,第二篇差1分,英雄所见略同啊。
我赶紧对努力程度不够的我的研究生进一步督导,要在家里认真读文献、练编程,踏实地开展科研,争取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