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可能一次退稿就会失去对导师的信任
(2020-04-06 10:16:53)
标签:
被学生一直信任真的很难很难 |
分类: 导师的工作及研究 |
尽管我一再强调,论文都是不断地修改出来的,既然你自己不愿意主动认真修改,导师能帮你修改的次数仅2~3次(对于某一个学生来说,可能一年就写一两篇论文,对于我来说一年就有约30篇论文要修改,如果每篇我能帮助修改5遍,都能一次被录用,但修改论文只是我1/10的工作内容,所以只能一般情况下帮助修改2次,特殊情况增加1次),所以只能不断地被退稿,被动地按专家意见修改后再投稿,达到一定程度后,论文水平在修改的过程中提升了,就被录用了,这也是我们团队近3年平均每篇论文被退4次的根本原因。
尽管我多次这么强调,但研究生初来实验室,研究热情高涨,还是会以为,在导师这么强的团队,自己写好的论文是自己和导师认真修改了5次以上才投稿的,期刊编辑部会感恩地等待为他发表这篇“好”论文。等真正接到第一次退稿后,对自己和导师会立刻失去了自信或信任。
对于进实验室已经5年以上且没有发表SCI检索论文(或应急要评职差1篇论文)的在职博士生,为了保证其能顺利毕业,导师会同意其投版面费收得较高的开源类SCI期刊,有时会指导其写两篇英文论文,投开源期刊的平均退稿率也有2次,写两篇的好处是按概率来说会有一篇在被退1次后录用,正常的话4个月后就会有录用结果。部分研究生一开始就要求我同意投开源期刊,说能建立研究的信心,我说我在评审网上送来的学位论文时,如果开源的期刊论文较多,是会降分的,哪来的信心呢,投开源期刊的优点是快速,应急和保及格尚可,不能用于冲优。但开源期刊也经常被退稿啊,只是平均次数少些。
我会感受到这种失去信任的感觉,虽然不太好受,但我可以理解。比如,第一次接到退稿以后,学生会找发论文比较多的师兄求助或求外面的英语润饰公司自费花钱修改,我心想,那些师兄也是我培养出来的,既然更信任他们,也减少了我的负担,可以接受。但你的事儿,你自己认为最重要,导师认为第二重要,师兄他会认为不重要(他没有义务帮你修改论文啊,而且你觉得跟师兄关系好,其实不一定呢),所以,不会太认真帮你修改,最后第二次退稿后,又回到我这里,让我帮助修改,当然不太忙的时候,我会稍细致地帮助修改,然后回复学生:幸亏你又找我修改了,否则我帮你找到的10多处错误足以让你再次被退稿。
我们初期时也在期刊编辑部的建议下找到语言润饰公司帮助润饰过论文,经验是纯英语表达上能提升10%,专业表达上会下降10%,总体上水平是持平的,考虑花的钱和浪费的时间,所以,是不值得的,近10年我们都没再找公司润饰了。所以,学生在要找公司时,我就分享了以上经验,但学生还想试试,结果最后的结论跟我的一致,我还不得不将丢失的10%专业分给改回来(上次学生花钱修改的,摘要中就有两处专业表达错误)。不同的是我是免费的,免费的总不被珍惜。
学生在开展研究时也一样,最好与实验室所擅长的相结合开展拓宽的研究,交叉容易创新,但有时是应该我们擅长的内容也没有用,写出的论文提交给我后,就发现他没有真学明白我们自己的算法,比喻一下:我的门派绝招是降龙十八掌,结果徒弟跟人打仗时用了第一层次的六脉神剑,还输了,丢人不?如果你认真练了,应该学到了第二层次的降龙十八掌,跟一般人较量,就会赢了。
学生经常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师弟的基础不如我,都能发表一区SCI论文,我也赶紧开展研究超过师弟。这只是表象,你看到的是结果,你没看到的是人家连续10天每天研究12小时以上,这样针对某一选题的研究水平是远远高于你的,发表论文不是比平均水平,是比针对某一专题的研究水平!举个例子,你有5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每个方面80分,总分400分,但你针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写出的论文会不断被退稿,师弟可能就只有3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总分远不如你,但他在其中的一个方面专业知识经短期攻关达到了95分,可能写出的论文就修改一两次后被录用了。这种现象也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有的教授发了20篇以上的SCI论文但没有专著出版,除了特别忙没时间写以外,可能是这20篇论文是在20个离散的点上有创新,但这20个离散的点没构成一个系统,成面成片。
所以经常会出现部分学生提交给我论文后,我回复:是一个很好的作业,对于训练自己学术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但要发表论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然后学生就凝炼不出创新点,我再启发他,用我们擅长的算法,可以比原来简单、节能……,这时,学生才会再回来,重新开展实验,然后就不断有问题来问我,所以,我能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研究处于什么层次。你什么问题也没有,谁会相信你是真做了呢?
现在指导的本科生,有1/6不断提问,这才是正做的了,尽管不断被打扰,但累并快乐着。
不过,只要不是特别忙,学生发来论文时,我一般都停下手里的工作,第一时间帮学生修改论文,让论文在编辑部或审稿专家那里等,不能在我这里压着,通过真心对待学生,会有20%的学生由最初的信任到不信任然后再回到信任,加上5%的学生一直铁杆地信任我,最后我就把1/4的学生培养成才了,虽然我希望能将80%以上的学生培养成才,但总是因为各种主观及客观因素,最终没能达到这么高的比例。因为能持续将信任我且努力的1/4学生培养成才,有稳定的高层次人才输出,说明自己的不懈努力还是有成效的。
许多事情你坚持久了,效果就出来了,比如今天早上我出示一卡通在学校正门登记入校,旁边的记录人员,因为已经认识了就直接将我的名字写在记录本上,然后对旁边的测温人员说,他和我校物理系的陈教授(也是二级教授)是封校两个多月来一天不落地来上班的两个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