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点不同是因为立场和角度不同

(2016-05-09 09:13:19)
标签:

观点不同

立场不同

研究生

培养

分类: 导师的工作及研究

 

去北京出差,在机场等飞机的时间,与我院大牌教授探讨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他说,现在预答辩是为了什么,都问些不是实质性的问题,尤其张教授你作为学科负责人,不问些学位论文中学生出现的根本问题,净问些论文规范及格式问题,……,总之,现在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我说大家站的立场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导致了观点不同。

 

我们对已经毕业的2014届研究生问卷调查,结果毕业后他们说了实话,只有17%的研究生用于做毕业论文的时间超过了6个月。基于此数据,我认为学位论文没投入半年以上的都不合格,那就意味着80%以上的论文不合格,但你不能抓这么多学生不合格啊。所以,必须放水,这是大前提。

 

那为什么学生不能保证投入6个月以上呢,主要原因有:对科学研究没有兴趣、实习、谈恋爱、找工作、网络诱惑多、QQ和微信将你的时间打成碎片等。

 

只有1%的本科生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但国家招收了10%的本科生读研究生,你注意到了这个本质问题吗?你注意到了研究生录取分数线只有265分吗?

 

为什么答辩时,我大部分只问论文规范及格式问题呢?原因如下:

(1)  我讲这门课,我更关注这些问题;

(2)  这些问题可尽快改正,短时间内的可操作性强;

(3)  论文被抽查时,专家看明显错误少,就会产生好感,不致于给不及格;

(4)  现在的硕士论文很难达到很深的专业水平,如果专业水平导师没把好关,要么是导师不负责,要么是导师对学生不可控。明显错误足以让学生不合格,何必再提专业问题呢?

(5)  学校规定预答辩每组至少15人,一天工作7小时,平均每名学生就28分钟,PPT演示15分钟,专家提问及回答就平均13分钟,能问多少问题,论文也没时间细看啊。除非是自己的小领域,否则较难一下子就看出明显的专业问题。对于我的船舶运动控制本专业,我还真提了不少专业问题,但正式答辩时发现学生并没改正我提的问题。现在学生缺少与答辩委员答辩后沟通的环节,对研究问题又没真搞明白,所以,就一直错下去了。

(6)  搞不明白的真正原因还是学生有效时间投入少,文献研读不深入,实验不细致,分析不透彻,靠答辩这20几分钟审查,那已经是最后的环节了,质量保证应该在做在前面。

(7)  我刚给我学生修改完论文第一稿,发现226处不规范,220处是表面问题,一天就能改好,6处是研究不深入问题,前面已经去实习了4个月,这时无法再深入研究了。

 

其实,所谓严要求下的不合格也不是真正的不合格,比如:人在太干净的环境下生存并不是一件好事儿,因为免疫系统没有得到锻炼。我的一位亲戚有洁癖,谁要去她家,她都跟在你的后面擦来擦去,现在谁都不爱去她家。

 

再比如:我新买的房子,当初看样板间或看宣传资料时,我就没当真,我认为交房时能是样板间的70%就不错了。所以,我验房时发现高于我这个最低要求,心态就很高兴,现在住了一年多了,觉得新家真好。另外一些业主,比较较真,天天跟开发商闹,强调我们是自动化小区,当初承诺48种自动化,现在只实现了18种。我当初就没信48种自动化,所以,没当真,因为我就是搞自动化的,哪里那么容易就都自动化了,18种已经不错了。当然,我也感谢这些较真的业主,因为他们的较真,开发商给大家都赔钱了,我也受益了。不较真不好,太较真也不好。

 

等飞机时在机场的感悟:

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在于导师的适时陪伴、给与重担、指导真干、宽容点赞和良好示范。

 

好押韵呢,先给自己点个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